听《水与城市》课例的思考
6号,202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教学展示活动中,七中舒老师上了一节精彩的单元教学课例,听后,收获颇丰,直觉就是这节课给我以后的课指定了方向。
本节课的亮点有:
1.基于真实情况的研究。本节课围绕今年黄河流域的6.14西安、10.7太原、7.20郑州和7.12济南均出现了城市内涝现象,尤其是郑州7.20暴雨给郑州市民带来很大的伤害。舒老师通过身边真实案例,引导学生谈谈暴雨下的内涝对我们带来的影响,引入本节课内容。而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内涝的成因也和郑州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在内涝的缓解具体措施中也可以看出郑州做出的努力。这些学生能感受到、能看到,也能对水循环的环节有更深刻的了解。
2.基于课程标准。本节课的核心就是水循环,城市内涝的原因和环节城市内涝的措施等,都是通过影响水循环的环节而发生作用。板书与板图二者的结合,构建了城市内涝的实施框架,即体现了课标的要求,也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这节课基于真实情景产生,所以在内涝的影响、内涝产生原因和郑州市市政做的基础工作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学生的积极参与,他们走近了雕塑公园的下沉式广场,看到了路口的新式窨井盖和下沉式花坛,也看到了规划后的金水河,他们都很好的缓解了郑州市内涝的程度。
4.现场模拟实验的加入:雨水花园和普通的土壤渗水能力的对比,让同学们能直观的感受到雨水花园的透水性强,下渗能力强,能更好的把雨水转化成地下径流,但是若降雨强度很大,地面仍然能够积水,所以海绵城市不是万能的。这种辩证式的思维方式能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个人认为本节课还有需要改善的地方:
1.小组代表上台展示研究成果时,可以直接展示,不用再做小老师,而且学生模拟老师的语气:这位同学......,都是同班同学,用语有点不合实际。
2.板书还可以再细化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