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 也可称“台球效应”,对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中用来说明: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好的
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
“蝴蝶效应”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在担当着传承母语重任的中学语文教学中也普遍存在着这种“蝴蝶效应”。游走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夹缝中的语文教师,如果
不能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中的“蝴蝶效应”,并且在实践中有效运用它,而一味地把语文当成“工业”,把语文课当成“工业流水线”,那么语文教师的辛勤付出也
往往会“一江春水向东流”。
反之,如果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发现这种效应并且利用好这种效应,把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养成寄托于敏感的“初始条件”,那么语文教学的效果将会大为改进,精确优美的汉语将会得到更好的传承。
一、“蝴蝶效应”在“阅读鉴赏”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感觉到在博大精深的语文中“蝴蝶效应”无处不在。语文教学中的“阅读鉴赏教学”就广泛地存在着这种效应。“阅读鉴赏”是语文的半壁
江山,常规的阅读鉴赏教学中存在着“重个体,轻整体”“
重局部,轻系统”的问题,也就是重视个体文章的教学,而忽略此文与单元教学重点的联系;亦或是能注意到单元教学的重点,但是较少注意到单元与教材整体及考
纲的联系。这样的教学往往分散学生的有效精力和有效时间,给学生造成“语文学科是缺乏联系的、凌乱的”不良的学科印象,从而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例如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材中阅读鉴赏部分的宋词单元,本单元共八首宋词,如果不注意发现其中的“蝴蝶”,完全按照原有顺序一一教来,从作者背景到字词识认再
到朗读背诵、表现手法,一应俱全,看起来内容丰富,其实是“贪多嚼不烂”,各处都是蜻蜓点水,学生难以有实际的深刻的收获。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八首宋词的教学做了适当的调整和整合,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根据考纲要求将原教材中按照历史年代先后顺序排列的柳永、苏轼、辛弃疾、
李清照分别整和为婉约、豪放两个派别,教学顺序变更为:柳永、李清照;苏轼、辛弃疾。根据单元提示及考试要求,将八首宋词的教学重点分别定为:《望海潮》
铺叙、《雨霖铃》白描,《醉花阴》比喻、《声声慢》叠词妙用;《念奴娇》情景交融、《定风波》豁达超然的心境,《水龙吟》典故的妙用、《永遇乐》怀才不遇
的期盼愤懑。本单元共六种艺术手法、两种思想感情,这些既是词作的学习重点,又是单元重点,还是考纲中要求掌握的知识。在教学中抓住这些重点进行教学,做
适度纵深挖掘;不必眉毛胡子一把抓,每首词都面面俱到,结果是面面不到。这样的教学就是遵从了“蝴蝶效应”的规律,个体与整体是和谐统一的。在高考复习的
时候,学生对“诗歌鉴赏”的学习也会感觉有据可依,体现语文学习“从教材中来,到高考中去”的学科延续性。这也是诗歌教学中的“蝴蝶效应”,“蝴蝶”就在
教材中,使用合理了,“效应”就在考试中显现,更会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要充分发现并运用这种“蝴蝶效应”,就要求一线语文教师不能拿起教材便教,看到课文便下载课件,上课做一台忠实的课件复读机。教师要静下心来,细细研究教
学大纲和考纲要求,认真学习教材序言,反复研读单元提示,在此基础上参考学生的具体学情再搜集、整合备课资料,选择大纲范围内的、难度适宜的课件、练习供
学生使用。
阅读教学中有一部分“名著阅读”,排列在教材的最后,在具体教学中因为教学时间紧张而经常被教师忽视。其实这是一个巨大的宝藏,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阅
读名著所产生的“蝴蝶效应”,在学生高一的时候就列出教材要求阅读的10本名著,要求学生备办购买,定出两年内的阅读计划,将名著置于床头案角,化零为
整,小组定期抽查读书笔记,结合作文教学定期举办名著读书会及读后感交流会。这样的名著阅读产生的“蝴蝶效应”会让很多学生终身受益。
二、“蝴蝶效应”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写作”也是语文教学中的半壁江山,写作中也存在着这种“蝴蝶效应”。高中语文写作教学长期以来为高考服务,学生写作套作现象严重。常规的写作练习流于散
漫,学生写作处于无序、散乱的不良状态,下笔无言、东拼西凑。针对这种不良状况,我校实行了“互助态”作文教学改革,要求学生从高一入学起就设立“高中学
段作文册”,引导学生自主设计,不断充实作文册内容,这一看似微小的举措却可以产生一系列良性的“蝴蝶效应”。
设立“自我作文册”,首先从思想上使学生意识到作文的重要性,其次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作文散乱无序的状态,再者可以使学生纵向观察到自己作文的成长历程,
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写作技巧;对于教师的作文教学,也是一个良性引导。作文册的设立可以促使教师不断思考从而规范完善作文教学体系,促进作文教学的序列化
进程,教师通过作文册也便于观察学生的作文动态,使得作文教学在普适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个性指导。作文册的制作从高一延续到高三,学生毕业时还可以是一本
独特的高中生活“纪念册”。这些都是当初的“作文册”这个 “蝴蝶”所产生的良好的“效应”。
语文学习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急功近利、散乱的学习即便短期内能快速提高成绩,也难以从根本上提高语文素养,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习
组”“病句学习组”“作文互改组”“经典诵读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产生良好的“蝴蝶效应”,组织学生系统学习母语,涵咏祖国的语言文
化。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发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
广大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如果能在博大精深的语文教学中做一个有心人,处处留心细微的“蝴蝶”,运用这种“蝴蝶效应”,就不会再信息空前丰富的当下迷失自我,而可以带领学生与蝴蝶共舞,自由幸福地翩跹在汉语文化的缤纷花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