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难,难在哪里?
作为语文教师,难在作文讲评;作为学生,则难在不知道自己怎样才能写出一篇“好作文”。
语文教师把全班的作文批改完之后,都会进行作文讲评,而作文讲评通常的做法是,教师首先将选出的“好作文”在课堂上念一遍,并“赞美”一番,大抵是中心突出,语言优美,形象生动,结构紧凑,详略得当,说理透彻,鞭辟入里,云云。
而学生听起来云里雾里,教师讲评所用到的那些语文“术语”,学生并不能理解其真正的含义。
而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要么改得“一片红”,将学生的作文改成了教师的作文;要么粗略地看一遍,再写上几句“冠冕堂皇”的尾批;更有甚者,“文不加点”,只有一个孤零零的分数。
如此一来,写出“好作文”的学生,并没有真正明白自己的作文到底好在哪里,而更多没有写出“好作文”的学生,也不明白自己的作文到底哪里不好,该怎么修改。在这种情况下,作文本一发,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只是看看分数,然后塞进抽屉里完事。
可以这样说,到了初中以后,很多学校,很多语文教师,要求学生每周一篇作文,学生在作文上付出的时间,精力并不少,但是,学生虽然写了很多作文,但是,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只是听了不少“别人的”“好作文”,却并不知道那些“好作文”到底是怎么写出来的;他们只知道自己的作文写得不好,真的比不上老师讲评时念的那些作文,可是,到底要怎样写出“自己的”“好作文”,怎样才能将自己“不好”的作文,“变”成一篇好一些的作文,又并不了然,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学生头脑里并没有关于“好作文”的明确概念。
久而久之,除了极少数学生勉强维持着写作文的那点兴趣,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基本上都是应付了事。
长此以往,作文便“沦为”学生的负担——心理负担,精神负担。
笔者认为,从作文教学的角度说,问题的关键,仍然是作文批改,和作文讲评。对于这两个问题,笔者作过很多探索。
一,关于作文批改。
1,作文批改应当坚持“多就少改”的理念,这里的“就”,是“迁就”,只要学生作文中“过得去”的地方,尽量少改动,以保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教师批改学生的作文,不能“求完美”,对于班级里2/3,甚至3/4的学生,“求完美”的作文理念,有害无益,对学生的作文改得越多,就越会打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2,注重眉批。在“多就少改”的基础上,学生作文中“不好”的地方,选出比较突出的三四处(不能再多),加以修改,眉批时指出问题之所在,并提示学生,注意将修改前后的文字进行比较,使其理解“所以然”。
另外选出几处相对好一些(好一点)的地方,适当地“夸奖”几句。
3,尾批尽量不说“行话”,要说得通俗一些,让学生能基本上看懂,比如,“语言很精彩”,或者“第某段材料选得不错,可惜语言显得有些干巴巴的,如果能用一些形容词,描述出人物的神态,就好了”。
因为写了几处眉批,所以,尾批可以简略一些,甚至可以说,“认真看眉批”。
二,关于作文讲评。
笔者的作文讲评,三十多年一直坚持对比较典型的讲评“范文”(这里说的“范文”,不局限于“好作文”,只要典型即可)做“点评”,每次作文讲评,至少“点评”两篇。过去没有电脑的时代,就是“刻钢板”,油印,后来有了电脑,就更方便了。将页面分为两栏,原文设置得宽一些,点评栏设置得窄一些。
每次讲评,选出五篇“范文”,其中点评两篇,三篇不做点评。全部印出来,学生人手一份,事先发给学生,比如语文早读的时候,或者语文晚自习的时候,让学生先阅读,对没有做点评的作文,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者加以评价。在此基础上,再讲评。选出的所有“范文”,都不署学生姓名。
开始的时候,为了打消学生的顾虑,作文讲评之前,对学生说,讲评中选出来的“范文”,对文不对人,无论是好一些的作文,还是差一些的作文,都是为提高我们班的作文水平作贡献!
这样的讲评方式,语文老师要多做好多工作,但是,学生特别愿意听。
我个人觉得,这样做作文讲评,内容充实,落到实处,避免了老师一念而过,学生一听而过的弊端。此外,每次作文,都会选六七个学生“面批”,并要让他们修改,而作文的修改,只能在原文的基础上修改,不能“重(chong,第三声)写”,并将修改过的作文,与原文对比,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慢慢地感悟到,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作文“好起来”。
所以,我对学生的作文口号是,“为写出一篇像样的作文而努力”!
只有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好作文”,他才能写出一篇“好作文”来。
此外,我一般不要求学生“当堂”交作文,从布置作文题,到最后交作文的时间,为一个星期,在最后时间之前写好作文的,可以提前“面批”。
有的语文老师不理解,也有很多学生不理解,他们说,“考试的时候,哪有这么多时间!”
我对他们说,“现在不是考试,是训练,是要头脑里多装点东西,不然,每次作文都是急就章,作文水平是很难真正提高的。”
另外,作文批改也可以因人而异,作文水平高一些的学生,要求可以高一些,分数也可以紧一点,而作文水平低一些的学生,褒扬他们的进步,指出问题的时候,不要面面俱到,只须指出一两处主要问题即可,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作文要求可以低一些,分数稍微宽一些。
三十余年坚持这样做,的确很辛苦,但是,做得得心应手,看到学生慢慢地进步,再苦再累,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