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背景
虽然当今课堂教学日新月异,教法纷呈,可师古法外却难尽如人意。究其根本原因是:以往的课堂教学方法着重于一个“教”字而不是落在一个“学”字上,着重于“教”字即已经踏入了某种误区。教学的重心应当落在“学”字上,惟有如此,教育才能得到良性的持续发展。
教学的根本之处就是要让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如幼儿学步时大人要敢于放手,幼儿要乐于举步,无畏跌摔;似碧海初航时探索者勇于劈波斩浪无惧危险。其次是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学习并善于学习,如学步初时的牵引护持,似初航时的海图后援。诸种学业中一国的母语是所有阅读理解的基础,是所有学科思维的根本所在。因此我们必须承认语文是人类文明传承的基石,是民族文化延续的桥梁。而课堂教学设计就是营造这一平台的重要环节。
二、设计创意
1、本人以为语文课堂应当把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作为最终目标:表达能力可分为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口头表达是基础,书面表达是上层建筑,但这种关系是螺旋梯进式的。在日常生活中口头表达占主体,口头表达充许更多错误的存在。社会生活中书面表达占主体,书面表达更注重表达的规范性(即语法要求)。
2、就我们教学实际来讲,学习接触的教材绝大多数是书面表达的东西。我们必须面对的事情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来理解这些书面文章。阅读和理解书面文章就必须要明白该阅读些什么 ,如何理解,从哪里进行理解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必须提供给学生一种方法(即学习模式)。我们学生和老师是在同一课堂中的,那么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模式:即适合学生学也适合老师教的模式,让学和教的人都明白该学些什么,该教些什么,明白如何学,如何教。
3、这种既适合学生学又适合老师教的模式,其实更为注重学生的学,老师只是起监督辅导和道德引导作用。为了区别于常见的教学模式暂且将其称之为“学海导航”。
4、“学海导航”就是体现自主合作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淡化教师的“教”强化学生的“学”,“教”变得模糊,却更强调教师的教学和知识素养,“学”显得建构化,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三、设计目标
教学应当充分应用校园环境的压力和学生希望获得成功的欲望来调动他们更大的积极性和求知兴趣。
学海导航无法包办一切,恰恰相反,它只是给出一个大致方向,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去查阅资料并开动大脑和合作探究,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希望通过这种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养成学生研究问题,积极合作的好习惯。
四、活动内容
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绝对的主体,教学过程按“学海导航”分为四大部分:夯实基础、文本再现、文本探究、拓疆远航。根据不同的课文体裁进行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来完成,只在必要时才由教师加以指导。前三部分是要求学生大部分把握并理解,第四部分是提升拓展,一般情况下只要求学生能把握其中一、二点即可。
五、实施步骤、操作要点及工具
(一)、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口头交流分享即可)
A:文本来源(作者及作品);
B:作者生平和代表作;
C:作家的文学地位(后人对他的评价)。
D:背景:文本有关知识点补充说明(写作动机、地理概貌、风俗人情、民间艺术等)。
要点:以上四点可以整合在一起成为一段介绍文字,可作为开场白(说话练习)。
2、生字词把握:(板书出生字词、多音字、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
A:生字词的音:找出生字词(或疑难字)并注音--注意多音字或通假字。
B:疑难字词的形和义:把握这些字词的结构和释义--注意一词多意、词类活用或古今异义词。
要点: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学习利用工具书并掌握新词汇。
(二)、文本再现(板书出文章主旨及段落内容)
1、阐述或明确文章主要内容(简单的几句话);
2、文本的具体内容
A:写了哪些事(事件、情节、论据或科普知识点);
B:写了哪些人(神态、肖像、语言、心理、动作等);
C:写了哪些环境(景物、社会和物体)
D:写了哪些场面(人、事、物活动的地方,要注意细节);
E:作者表明了哪些观点或者是什么立场。
3、作品思路:将文章分段(层),概括段意,明确文章体裁。
要点:整体把握文本主要内容,能概括段意并明确文章主旨,对于古文要能复述。
(三)、文本探究(板书出表达手法、修辞及其相关语句,或佳词妙句并解析)
(1)、文本的表达技巧:
1、文本的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议论、说明。 其中描写、抒情是重点。
2、文本的表现手法(即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
A: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
B: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C: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D: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3、文本的材料安排:主与次、详与略、繁与简。
4、文本的结构:承上启下、悬念、照应、铺垫等。
5、修辞手法(佳词妙句):比喻、借代、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衬托、反复、反语、用典、顶针、互文、对文、节缩、合叙、对偶、比兴、避讳、叠词、婉辞、避复、连及、列锦等。
(2)、文本的语言风格(佳词妙句): 1、平实质朴、朴素自然;2、含蓄隽永、含蓄委婉;3、清新明丽、清新雅致;4、形象生动;5、绚丽飘逸;6、婉约细腻;7、幽默讽刺;8、雄浑;9、豪放;10、沉郁;11、悲慨; 12、俊爽;13、冲淡;14、旷达;15、音律和谐;16、整散结合等常用术语。
(3)、作者的情感价值观:文本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价值观,人生观或思想感情。
(4)、文言文句式:
1、一般句式和特殊句式。
A、一般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疑问句;
B、特殊句式:主语倒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2、固定句式:又称“固定词组”或“固定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七类:
A、表达陈述语气的有:“有所、无所、有以、无以”等;
B、表达疑问语气的有:“何所、安所、何以、奚以、无以”等;
C、表达反诘语气的有:“何(奚)为、何(奚) ……为、何(奚) ……以为、何……之有、有何于……、奚有于……、于……何有、何有、不亦……、何用……、焉用、奚用”等;
D、表达推测语气的有:“得毋、得无、得微、得非、毋乃、无乃”等;
E、表达感叹语气的有:“何其、何……之、何等”等;
F、表达否定语气的有:“独唯、唯独、非独、非徒、非直、岂独”等;
G、表达比较语气的有:“孰与、与……孰、与其……孰若(不若、不如)、与其……宁(抑、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