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基本要求 是什么

政策改革2021-04-24 17:12:28网络

家庭教育主要是行为教育,知识教育可以交给学校,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要求即可:
1、保持家庭和睦,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
2、父母必须起到榜样作用,比如:出行习惯、卫生习惯、审美观、价值观等
3、严禁采用打骂方式处理孩子的错误行为,一定要耐心了解孩子错误行为的原因,根据原因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多鼓励孩子的积极行为。
4、物质生活上不能给太多承诺,需要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
5、父母留给孩子最好是技能,而不是房产和金钱,否则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6、知识教育方面,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导方向
如果能按照上述原则执行,相信一定能培养出具有自律、自主和创新能力的孩子。

国家对贫困学生教育问题的政策

一、从硬件建设着手,构建学校建设新框架
第一,注重城镇学校扩容。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随着全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人口越来越多,城镇学校学生爆满,“超级大班”严重存在,城镇学校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要遵循教育自身客观规律,根据人口和城镇发展趋势,抓好城镇学校扩容增量。及时制定城镇学校扩容的规划,优先扩大城镇学校占地面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城镇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满足群众优质教育需求。加强教师教法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学法研究,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增强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积极创建各级示范学校,充分发挥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办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

第二,规范寄宿制学校建设。要立足贫困地区特殊地理环境的实际,切实解决山区办学容量问题,认真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好乡(镇)中心校、初中、高中和九年义务教育学校,使学校办学设施明显改善。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原则,在由政府部门举办的、在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中需保留的、单独设置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学校(含职业初级中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尽可能少布新点;易地新建和大面积改(扩)建的学校,尽可能分布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城镇或乡镇,做到交通方便,辐射力强。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履行报批手续,确保新建和改扩建后的校舍最低使用寿命必须保证在50年以上,确保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和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原则,争取建一所成一所。

第三,标准化建设山区村校。近年来,由于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集中,导致农村村级小学或教学点的学生人数锐减,边远山区出现了大量的“麻雀学校”。因此,部分边远农村小学,需要适度收缩,加大标准化建设力度。一是加快农村学校教育装备建设,提高农村学校常规教学仪器、器材、图书装备水平,努力使农村学校力争达到一类标准。二是建立对口帮扶农村薄弱学校制度,千方百计地为农村学校提供人力、物力、智力支持,将城镇学校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带到农村学校去,推动农村学校快速发展。三是加强村级学校管理,提高村级小学的教育质量,增强村级小学的办学活力。

二、从人才配置着手,构建教师培训新框架

第一,设立乡村教师特殊津贴。要普遍实行学校管理人员跟班培训,大力提高管理水平。为使教师数量、结构和素质基本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应积极鼓励更多的城镇教师到边远农村支教,严格执行相关激励政策,设立乡村教师特殊津贴,调动支教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一是将农村学校支教服务经历作为评价考核城镇中小学教师职称、津贴的重要内容。城镇的中小学教师参评县、市、区级以上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参评特级教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要有在农村支教一年以上的特殊经历。二是到农村支教的新聘中小学教师取消见习期,直接执行定级工资;在农村支教满6年的教师,可将浮动工资转为固定工资。三是设立乡村教师专项奖励资金,每年对支教工作成效明显、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财政要提高农村支教人员的生活补贴。

第二,建立教师动态补充机制。建立一个长效的、正常的、动态的教师补充机制,以解决教师数量不够的问题。一是建立城镇教师到农村或师资力量薄弱学校任教服务期限制和定期轮换交流制,促进教师合理流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建立跨区域的或至少县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等制度,积极引导超编学校的富余教师向农村缺编学校流动,切实解决农村学校教师不足和水平不高的问题。二是搞好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和能力达标工作,在骨干教师培养上尽快形成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后备人才、特级教师的“六级阶梯”模式。三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机制。坚持新进入教师队伍的教师(特殊人才和大学本科生除外)必须首先充实到薄弱学校尤其是村级小学教师队伍。实行教职工聘任制,打破教师“铁饭碗”。四是实行绩效分配制,打破分配上的“大锅饭”。在职教职工工资,除直发部分外,其余部分纳入绩效分配范畴,根据劳动强度和工作质量,实行优教优酬,多教多酬,不教不酬,适度拉大分配差距,体现教职工的劳动价值和人才价值。

第三,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实施城乡学校“捆绑发展”战略,探索建立师范院校研究生实习基地、省级优秀教师定点支教制度。建立特设岗位制,加大城镇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和服务,使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逐步实现农村教育城市化,打破城乡教育管理体制上的“二元结构”。通过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城乡教师之间、学校管理人员之间进行短、中、长期的双向互动交流,促使两校相互学习,优势互补。争取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采取选派校长、副校长、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省、市青年优秀教师的办法,对农村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经常性指导,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三、从制度变革着手,构建教育管理新框架

(一)推行垂直管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干部任用、资金筹集、资源配置、队伍建设等,都成为“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下不可克服的矛盾。纵观教育发展历史,教育的垂直管理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协调发展。遵循教育客观规律,探索建立比较完善的决策、执行、监督相结合的教育垂直管理体制,在“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基础上,实现县域教育公共管理资源的共享。开拓创新,试点将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再作调整,一并纳入省级垂直管理,合理地配备教育干部,统筹教育经费使用,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

(二)强化教育督导。教育是一项周期长的国家性战略,必须发挥政府强有力的主导作用,避免经常性或大幅度地改变教育路线,以保证教育政策的延续性。建立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加强督导队伍建设,遵循实事求是与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采取经常性检查和综合性督导评估相结合的办法,重点督导县乡(镇)政府在落实义务教育责任、推动教育工作方面是否严格按照督导职责职能依法办事,并取得明显成效。

(三)创新教育管理。一方面,从全国各地的宏观角度来看,要全面促进统筹管理本地教育发展规划、经费安排使用、校长和教师人事管理以及地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等工作;推广布局一张图,探索实行学区管理体制,建立起以地方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为主导的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制定地方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教育工作责任人要经常深入学校,指导和支持教育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从贫困地区学校微观角度来看,管理缺乏调节活力,没有充分调动起管理者的积极性。要积极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加大推行校长聘任制力度,严格校长任职条件,探索校长聘任与任命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中小学校长的管理和培训,努力开辟学校管理工作的新领域。创新管理思路,广泛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发展育人活动,构建学校管理、师生自我管理、共同发展的管理工作新格局;创新管理形式,采取正面灌输与思想疏导相结合、一般教育与榜样示范相结合、精神鼓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学校发展与个体发展相结合,增强学校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创新管理机制 ,完善学校管理的领导体制、运行机制,建立经费和学习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创新管理手段,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影视教育的优势,促进学校管理生动活泼。

四、从教育机制着手,构建教育教学新框架

(一)成立社区家庭教育委员会。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都来关心教育,关心教育公平发展,真正营造出“人人关心教育、人人参与教育”的良好育人环境,充分发挥城镇社区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成立有学校、社区、家庭代表参加的社区家庭教育委员会,共同研讨制定《社区家庭教育委员会章程》。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关政策法规和教育动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学校教育管理,优化育人环境,抓好社会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实现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把社区家庭教育委员会建设成为一个学校联系家庭和社会的纽带、一个对学校教育实施监督和指导、提供配合和帮助的重要组织、一个对学校教育进行宣传和评价的重要机构;学校要充分依托和利用每一位社区委员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对学校教育都有自己独特见解这一宝贵的“资源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以学校为龙头、社区为平台、家庭为基础,把学校、社区、家庭三个方面的力量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共同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课堂,要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并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社区是学生不可或缺的环境,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要通过政府主导、社区负责、整合资源、建立中心,共同关心“留守学生”,改变过去德育教育存在的说教式“假、大、空”现象;家庭要主动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共同关心教育发展;政府要积极建立多元化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建构稳定有效的政府、社会、学校多位一体的贫困生扶助机制。

(三)狠抓素质教育。要切实推动各项教育改革,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改革学校课程设置,追求一种理想的人格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认知、发现、生活、发展、创造等能力,改变过去由于课时多、内容多、作业多、考试多的“四多”现象而导致教师、学生在校时间长、身心疲惫的状况。教育行政部门应通过系统地建章立制,大力改革教育方法、内容、手段和评价体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素质教育的立交桥,以“建设有特色的学校、培养有特点的教师、育出有特长的学生”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教育为切入点,以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多元评价体系为尺度,紧紧抓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把综合减负与提高教育质量相统一,全面而又富有特色地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德育教育,重点进行德育内容的改革,充分体现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改革德育方式,形成体验式的德育格局,真正落实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诚信、融合、平等、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新的理念;改革德育评价体系,体现德育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和有效性。

五、从调整政策着手,构建政府保障新框架

一要适度调整教育投入政策。教育投入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教育机会公平的基础。要合理调整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对落实《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进行有效的法律监督。调整地方各级财政支出结构,将教育事业所需经费单独列项预算,优先安排,保证中小学教师工资及其福利待遇全额纳入财政预算,按时足额发放;统筹定额安排生均公用经费并及时足额拨付,适当改变过去由补助到人为到校,可用于学校改危、增加教学设备,确保学校正常运转;建立健全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帮扶制度以及规范的教育收费制度;安排使用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时要优先保证教育经费支出,确保上级拨付的专项教育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对具有民办教育市场需求的地方,要对民办学校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用制度来维护各种私立教育的正当权益。取消各地对教育领域的各种投资限制,调动民间资源,鼓励社会团体及企业、个人热心教育公益投资、捐赠教育事业。

二要合理调整教育外部政策。作为重要软环境的政策和制度因素,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的重中之重。要积极建立广泛的技能型人才成长通道和激励机制,实行区域的或县域人才互动机制,为促进教育发展提供积极的政策制度与社会环境。遵循平等、对等和补差的原则,改变以往教育资源过于集中投向少数重点中小学的局面,强调均衡发展基础教育,积极支持薄弱学校的改造和发展;确保教育经费的及时足额筹集、合理分配与有效使用,合理调整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把教育投入增加部分主要用于农村学校。在政府行政资源方面,包括国土、城建、环保、审计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基础教育上要本着“综合减负”的原则,放宽政策底线,简化手续,优化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提供教育公平的良好外部环境。

三要明确县乡(镇)政府教育职能。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县人民政府担负着统筹管理县域内义务教育、幼儿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重要责任。一是担负领导职责,负责全面落实统筹管理本地教育发展规划、经费安排使用、校长和教师人事管理以及县域内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工作;二是担负教育改革与发展职责,确保县域内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形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统筹”以及经济、科技和教育相结合的格局;三是担负经费投入与管理职责,调整县级财政支出结构,做到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四是担负改善办学条件的职责,合理调整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五是担负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管理职责,合理配置人才资源,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科学管理。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职责是按照上级人民政府的要求,确保《教育法》和上级政府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部署落到实处。其一,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方针、政策和路线;其二,大力营造“人人重视义务教育、人人都是教育环境”的浓厚氛围;其三,协助上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抓好农村教育的各项工作。

四要实现远程教育“校校通”。远程教育是转变制约教育发展的区位劣势、解决教育同步的有效途径。贫困地区要在现有网络建设基础上,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教师联网计划,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在教师培训和教学中的作用。着力在规划上确定工作目标和重点,力争尽快实现乡镇中心校“校校通”;着力在落实上出台配套的政策和措施,充分发挥远处教育项目的使用效益;着力在机制上厘清关系,逐步建立起保证项目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运行机制,重点加强对已建的教学光盘播放点与卫星教学收视点的管理和应用,推进计算机网络教室及多媒体教室的建设,提高远程教育设备设施的使用效益。加强对网络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的技术培训工作,加快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和现代教育信息科研工作,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