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三真”物理课堂模型发言稿
热点时事2021-09-13 11:13:18教师设计网
[原创]“三真”物理课堂模型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们、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接下来由我代表物理组对物理学科的课堂建模成果做以简单汇报。
我的主题是“三真”课堂模型,主要从两方面进行汇报:一,“三真”课堂模型的简介;二,“三真”课堂模型的课例展示。
“三真”课堂模型是我们物理组探讨的适用于实验探究类课型的一种课堂模式,是指向“解决真实问题”的物理课堂变革背景下的一种很实用的课堂模型。“三真”从老师的角度来说,分别指“对学生提出真问题”、“促进学生真思考”、“对学生实施真评价”;而从学生的角度看,分别指“学生发现真问题”、“学生解决真问题”、“学生实现知识的真迁移”。为什么不说是“六真”呢,因为课堂上学生永远是主体,教师在备课时,教师的“三真”永远是服务于学生的“三真”。接下来,我以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二章第1节《杠杆》这节课为例,来展示一下我们的“三真”课堂模型的设计。
首先,课堂呈现真实情境,取一个一头粗一头细的胡萝卜,用细线拴住悬挂起来,不断移动细线位置,直到胡萝卜在水平位置保持水平平衡。这时候,老师提出问题:选线悬点左右两侧的两段胡萝卜一样重吗?同学们会回答:一样重,或者不一样重。这时候,当场沿着悬点位置将胡萝卜切成两段(切之前拍照备用),请学生用天平分别称出两段胡萝卜的质量,发现左边的质量是153.6g,右边的胡萝卜是112.0g,很明显是不一样重的。这时学生一定开始好奇了:两边胡萝卜明明不一样重,为什么悬挂起来却会保持水平平衡呢?学生的真问题已经产生了。
学生的心灵一旦被促进,求知欲被激起,带着迫切想求解的问题就一定会学得进去。接下来,老师通过备课时设计好的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促进同学们真正开启思考过程,逐步解决自己心中的困惑,带着真问题的求知过程是不会枯燥的。这个过程也是实施新课教学,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环节。
就本节课而言,该过程是突破本节课前两个学习目标的过程。一,引导学生认识杠杆;二,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为了突破第一个目标,我设计了4个学生活动:有观察、总结,有自学教材,有小组讨论交流,最后是检测评价。第一个目标达成后,才能更好得服务第二个目标,也是本节较难的知识突破。在这里采用小组合作实验的方法,取出实验室的器材,这时候,同学们眼前的器材一定不仅仅是干巴巴的杠杆和钩码,而是心中的胡萝卜。这个实验由学生独立完成是有难度的,为了帮助同学们顺利完成实验,我们为学生搭建了层层递进的小步梯,一步步送学生达成目标,最终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
这时候,老师一定是要再把学生带回“解决真实问题”上的,老师把刚才拍照的悬挂的胡萝卜的图片呈现出来,这时候向学生渗透很重要的一种物理思维,构建物理模型。此时悬挂的胡萝卜不再是胡萝卜,而是一个杠杆模型,引导学生说出该胡萝卜杠杆模型的五要素,运用上述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此时学生心中的“问题”一定有了非常清晰的解答:因为左边对应的力臂短,所以对应的力一定大,即左边的质量也较大。到这,同学们算是真正解决了课前的真实问题。
物理是一门来自生活,最终服务生活的一门自然学科,怎样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来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生活问题呢?
接下来,老师要对学生实施真评价,训练学生真正将所学知识迁移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上,这也是本节的第三个学习目标。在这里,我们设计了两个应用,第一个是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测质量、求力,也是解释了杆秤的原理;第二个是解决了生活中的“最小力”问题。当动力臂最小的时候,人们需要施加的力是最小的。
到这里,本节的三个学习目标均已达成。想必同学们也收获满满。最后可以请学生起来说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以上是实验探究类课型的课堂模型,对于物理学科其他课型的课堂模型的探索,我们也在进行着,希望有机会可以展示给大家。
今天的汇报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聆听,更期待各位领导、专家评委、老师们的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