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政策
教育活动中“决策文化”与“学术文化”两分的状况,即教育政策的制定脱离中国教育政策
研究背景、缺乏理论支撑,教育理论的研究脱离现实要求、缺乏应用价值的状况正在发生根本变化,这种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决策者和学者双方共同的主观意识。这种变化的突出一点,就是教育政策研究的迅速崛起。教育研究的后起之秀
教育政策研究是近2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教育研究新领域,虽然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还比较泛化,其理论与方法的规范建设尚在进行之中,但是却受到了各国教育决策人员和学者两方面的共同重视,以政策研究为议题的国际教育会议、刊物、组织、研究项目等与日俱增,其研究的影响力也日益巨大。教育研究的这种重要变化,是由教育政策的成败好坏在现代社会中巨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所决定的。
如何理解教育政策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教育应该是踏踏实实做事,是对生命的涵养.教育不是挖掘分数的机器,不是升学的工具,不是谋取职位的阶梯,而是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载体.
学校应该给学生幸福的人生,生活的质量和生命的质量.所以我们坚持对下负责就是最好的对上负责的原则,对学生负责就是最好的对上级负责.这个观点提出后,引起很多人不理解.可我们就是这样定位的.所以我们从校长到老师都应该想大事,做小事.想大事就是不要只盯着我们的课堂,只盯着自己一所学校,应该胸怀天下,把我们的教育和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这样我们再做起事来才不至于坠入教育应试或者是功利主义的泥潭.
现在的教育不是如何创新的问题,而是如何回归的问题.教育要回归于生活,回归于农业,回归于儿童,回归于游戏.教育回归于生活:这一个观点是陶行知先生的.当前的教育不是如何创新的问题,而是应该回归,要回到教育的本源.
教育回归于农业:每一个学生就像一粒种子,他可能是一棵大树的种子,也可能是一个玉米的种子,或许是一个小麦的种子,学校能给这个生命的只有温度、湿度、养分……要按学生的发展需要去引导、积淀,循序渐进地涵养,然后根据他所处的环境、经历,不断提高自己的追求,慢慢的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活出自己的尊严,活出自己的精彩.我们不追求每个学生都成才,但我们希望每个学生都幸福.教育回归于儿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生活在他自己的世界里,我们整个课程的设计都力争做到体现这一理念.教育回归于游戏:我们设计了栏目教学,使原来沉闷的课堂活跃了,孩子们非常喜欢.
当前,由于缺少对“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学校应该给学生什么?”的追问,导致很多人对教育改革感到非常迷惘,只能跟着上级的指挥棒转,没有了方向感.只有站在较高的理论层面上对教育的终极价值进行哲学思考,才能破解当前的理论困境.现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趋向势不可挡,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一代新人是教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只有胸怀这样的历史担当,把教育与民族命运联系起来,带着这种厚重的历史责任感,才会有投身教育改革的自觉意识.读懂了“四个回归”,我们对学生种种表现也就能够“接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