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小学生的看图写作能力的培养 看图作文,顾名思义,就是看图画或照片等来写文章。看图作文,一直贯穿于小学阶段作文训练的始终,是起步作文。由于小学生经历少、阅历浅,对生活中的素材缺乏应有的敏感,致使对看图写话很怕,面对图片,似乎无从下手,经常需要依赖老师或父母的指导。本文就低年级小学生的看图写作能力的培养,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合理选材, 激发兴趣 。苏联作家赞科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 ]因此,看图作文首先要引发学生的兴趣。作家秦牧曾说:“绘画可以说是用线条和颜色来表现的文学,文学也可以说是用文字来表现的绘画”[ ]。看图作文就是让学生把用线条和颜色所表现的生活,用文字描述出来。图画鲜明的形象、丰富的内涵往往是对生活中某些现象的反映,能够唤起学生对相似情景的回忆,容易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解决他们作文没东西可写的难题。因此,看图作文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结合看图作文的体裁形式,选择内容具体、层次清楚、形象生动、色彩优美并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图画教材,作为听说训练的依据。 1、直观形象性。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他们容易感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图画是教材内容的形象表现,易为学生接受。例如,画面中常出现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可爱的小动物等,学生一看见便跃跃欲试,有话要说。 2、趣味性。小学生求知欲强,有强烈的新鲜感,“看图说话”的题材富有趣味性,能吸引学生饶有兴趣地看图和说话。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文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继续想象:课文中的这只乌鸦是很蠢的,假如这只乌鸦很聪明,在狐狸骗它的时候,乌鸦会怎么想,怎么做?结果会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续编出“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之二”并指导他们写下来,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在合理想象故事情节和续写的过程中,摆脱了原有思维定势的束缚,从各自的个性和经历出发,运用各种新的信息,去发展自己独创的思维。 3、浅显性。针对低年级学生知识尚少的特点,图画的题材多是简单明了的,学生稍经思考就知其意,不必花太大气力就能说出主题。例如,学生在看图画《叔叔到我家》时,很容易就能说出应怎样将叔叔请进门,怎样去招待,如何道别。4、启迪性,这是“看图说话”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体现。例如,图画《帮助盲人》的故事情节,向学生提出了要互相帮助的做人道理,有明显的教育意义。 二、指导观图,理解图意1、明确提出目标,培养学生有意注意的品质。 小学生注意力的发展是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逐步发展的。看图说话、写话教学,首先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为了克服学生观察的盲目性、无意性和情绪性,教师可以通过标题、主题思想、基本内容来确定观察目标;通过画面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观察方法。如《难忘的泼水节》的时代背景介绍,可使学生在观察时有的放矢,准确理解;如《长城》、《桂林山水》、《黄山奇石》等描绘景物的画面,可引导学生采用由远及近、由近到远的观察法,或采用由上到下、由里到外、先整体后局部的观察方法。第二册《离群的小鸡》是看图说话写话相结合的综合练习课。在揭题后,可以提出具体要求:仔细看图,理解图意。在教师的引导下,把每幅图的意思连起来,完整地、有顺序地说一段话,表达一个意思,再给每一幅图写一句话,最后明确一个道理。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一步步完成教学要求,逐步发展了他们有意注意的品质。2、指导观图的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观察的能力看图作文,看图是基础,观察图画是看图作文的前提。要写好看图作文,首先要看懂图画,搞清题意的要求。只有明了图意,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才能做到心中有材料可写。指导观察,要耐心教会学生仔细、慎审地观察画面,以备布局谋篇,这是写好看图作文的一个重要环节。低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 首先,整体入手,了解内容。指导学生弄清画面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都画了些什么,谁在做些什么等,大体了解图意,掌握基本内容,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概括能力。 其次,局部着眼,整体连贯。指导学生有顺序地对图的每个局部进行观察和分析。看图和观察客观事物一样,要有一定的顺序,使学生做到言之有序,如方位或空间顺序观察,可以由上而下、由近及远、由内到外;按主次观察,可以先主后次;按事物发展先后顺序观察,可先怎么样,再怎么样,观察后引导学生叙述图意。然后,再依据画面引导学生联想它的前因、后果,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等,使一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第三,细部着力,领悟细节。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和细节,如人物表情、服饰、用具等。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什么能流芳百世?除了画面上耶稣和他12个门徒在同进最后的晚餐那动人的情景,构成画面的整体美以外,恐怕还在于这幅画的细节特别感人,尤其是那个出卖耶稣的叛徒犹大的面部细节画得传神。绘画是如此,看图作文也是这样。最重要的是要善于看清画面上有哪些细节,想一想作者画这些细节的目的。 第四,体会意图,切合主题。对一幅画的主题抓得准,看图作文才能写得好。这样,我们就要细心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他(她)在画中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颂扬什么,批评什么?他要说明什么?又是怎样把自己的意图溶化在画面之中的?学生只有通过看图理解了图意,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否则,脱离图意或者违背图意,不管文章写得如何,也不符合看图作文的基本要求。观察图画分粗看和细看两个步骤。粗看图画,须引导学生弄懂画面是以人物为主还是以景物为主,或是以事件为主。如果出现以人物为主的画面,则必须弄清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之关系,以及人物肖像、神态、语言、动作等。如果出现的画面是以景物为主,那当然就要弄清景物的具体内容,如:动物、植物、山水,甚至季节,色彩及作者的思想倾向等,以便文可对题。假如画面是以事件为主的,我们则要通过画面来明确其表现的是一件什么事。粗看图画,可以使学生了解画面的基本内容情节是什么?中心意思又是什么?细看画面,则须了解事情发生的环境、地点,从景物和人物的衣着,分析出事情发生的时间;细看人物的穿戴和身材,想一想人物的身份,年龄和职业;细看人物的动作,想一想他们在干什么,是怎样干的;细看人物的表情,想一想人物的思想感情。理清图画表现的是一个事物还是两个或多个事物,其间有什么关联?有没有貌似平淡,却关乎题意的细节;画面的表层含义是什么,有没有深层的需要挖掘的东西和画龙点睛之笔? 最后想一想整幅图画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作者画这幅画的目的是什么。通过观察,使学生分清画面的主体和背景、人(物)与中心之间的关系,便于想象和写作。从多方面分析读懂图画 、尽全力找出题意所在,这是看图作文成功的关键。 三、启发想象,充实拓展内容。1、以图激情,启发想象儿童的一个重要心理特点是善于想象,而想象是知识进货的源泉,智慧的火花。不少学生在作文旱,缺乏想象,或受有些教师过度的包办代替,而束缚了思维,因此文章或平淡无奇,或千篇一律。在看图作文指导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想方设法把学生带入图中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进入用语言文字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做到图文并茂。以大胆合理的想象来丰富画面的内容,补充画面的情节。这样,既符合画面主题,又符合生活逻辑,就会为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还是以小学六年级《积累 运用一》的看图作文为例,教师在指导学生看图时,可抓住老师备课本上工整的字迹,办公桌上的老花眼镜,日历上的“9月10日”等细节启发学生想象老师的容貌,老师的工作,结合自己身边老师的感人事迹,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教育事业的认真负责精神及对学生无私的爱,这样,作文的中心明确了,可文章的内容却开放了,每个学生都能结合自身的实际去想象隐藏在画面背后动人的情节,从而写出有真情实感、有个性的习作。2、动静结合,激活图画引导学生想,“想”就是思考。学生看懂画面、理解画面含义还不够,还要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地想开去,想事情的前因后果,想事物的发展和联系,想图所表达的含义。图画是形象的,通过看图,学生从感知开始到理性认识,逐步形成对画面内容的完整正确的理解。在理解图画内容的基础上,再通过思考、想象,进而从静止的画面上概括出它所反映的思想内容。这就要求要会想象和联想,透过画中人物的表情、形态,分析、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语言动作,从眼前的活动场景,跳出画面,想象、联想事态发展的前因后果,使静止不动的画面变成一幅幅发展变化的、活动着的“镜头”。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生动形象,充满生气、富有真情实感。在看图作文时,教师要用看图学文的方法进行引导:(1)学会审读画面的“静”。画面本身内容的“静”,包括场景、背景、事物的主次、时间的先后、人物表情的喜怒哀乐等内容。对观察所获得的信息,要进行整理、归类、重新组合,为创造想象增加“辐射能量”。(2)学会联想画面的“动”。画外音的“动”,包括人物的心理和事件的起因、结果、具体的过程细节,都必须是经过静态的画面所提示的内容来联想的,这些联想也必须遵循合理、连贯、真实生动的原则。动静结合,激活图画就是要让画中的人、物,整个画面在头脑中活动起来,从静态引出动态。3、合理想象,拓展内容 教师可引导学生按下面的方法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 (1)“瞻前顾后”法,想想这幅画所构成的情景之前是怎样的,之后又会是怎样的;画面上的人以前在做什么,以后又会做什么。如果丢开画面内容胡想一番,那是不合理的。合理想象,要大胆地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把自己摆进去。假设自己是画中人,此时此刻会怎样做,会怎样想。这样做就能使画面的内容丰富起来了。 (2)画面猜想法,画面上有些内容是无法直接表现的,如人的心理活动、语言等,这就需要让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3) (3)表象联系法,把图中某一局部画面在学生脑中形成的表象与以往储存在学生脑中的相类似的表象联系起来,就形成了多种色彩纷呈的新表象了。这样,转换成语句表达出来就形象生动多了。 (4)双向互动法,教师在讲授时要注重“引导”,从图入手,将学生引入双向互动的口语表达。 譬如小学语文第二册复习五中有一道看图说句子的题目,图上画的是假山上一群玩耍的猴子,有的吃东西,有的做游戏……这时我根据图意,引导学生“小猴子坐在什么地方呀?”学生回答“在石头上。”“他们在干什么?”学生纷纷回答“吃苹果,吃桃子……”“你们看这群猴子多顽皮呀!” “有的向上爬,有的钻山洞……”“你们看到这些活泼可爱的小猴子高兴吗?”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尽情口述。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鼓励创新,不要过于求同,仅起到引路提示作用就可以了。通过联想与想象,图在学生脑中已经由静止的变成了活动的,由平面的变成了立体的。这样,学生就可以把丰富多彩的表象转换成形象、生动的语句表达出来,就可以克服看图后说得干瘪、简短的毛病了。为了使学生能学会用更多的语句和表现方法描绘表象,教师可以从课文或文学作品(包括优秀的学生作文)中给学生选择一些文章片断供学生学习。这样做,还有利于表象与语句建立紧密联系和对应关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四、拓思求异,真情表达。1、 自由倾诉,导而弗牵。叶圣陶先生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然后有所撰写。”美好的生活画面需要学生用诗一般的语言来描绘、书写,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看图、理解、想象、口述,然后训练写。学生的急于求解的心理和强烈的表现欲,会激发各自的写作才能,积极投入到“写”的活动中来,将各自见解溢于纸上,写出各自的特色,这样也就避免了文章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的弊端。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修订版(大纲)在习作表达上降低了要求,只提出“清楚明白”的要求,以鼓励学生自由倾吐,表达真情实感。因此,习作的表达指导,要改变过去那种把学生习作看成是纯粹语言文字技巧的训练,刻意追求文句优美的要求,造成学生写空话、政治话、成人话的做法。我们应尊重学生的童言稚语,鼓励学生我口说我话,我手写我心,生动自如地表达情感。教师绝不能把自己心中的习作提纲硬加给学生,束缚学生装的手脚。我们应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人称,甚至可以是第一人称,以“我”的口气叙述,运用不同的叙述方式(如顺叙、插叙、倒叙等),自由地表达画的意思,这样学生习作的空间就真正地开放了,学生就能真情流露,写出自己的心里话。 2、抓住重点,合理构思,主次分明,注意取舍。 “写”是看图作文的归宿,是学生作文能力的综合训练。(1)抓住重点,有详有略。 看图作文,在观察图进行合理想象之后,主体画面及由主体画面产生的联想要详写,对画面中的背景、陪衬要抓住其与主体画面的内在联系予以描写,突出主体。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在构思时,要注意在突出重点,主次分明的同时,按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如画面没有配文字介绍,那么可根据画面内容确定时间、地点,对于画面中的人物可自己起名。做到意思联贯,语言流畅。 像小学语文课本第十册第一单元的看图作文《欢乐的节日》,就是抓住一位母亲在节日的早晨为子女试穿新衣的情景这一重点,反映蒙古人民的幸福生活和节日里的喜悦心情。同时,要对人物的衣着、体态、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做恰当的描述. (2)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一篇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如何组织材料,这和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关系极为密切。看图,按照一定的确合理的顺序观察后,再把这些落到纸面上,文章也就会条理分明了。重要的是正确选好观察点,因为只有观察得有层次,才便于理清作文的顺序。各种图画不同,有的应该按事物的空间顺序写,有的应该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有的按事情类别写等。总之,只要根据图画描绘的实际情形,正确地选好观察角度,那样写出来的作文也就有条理了。 在“看”、“想”、“说”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把图画上所反映的内容写下来,并要求把句子写完整,注意句子间的联系;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学过的词汇和句式;再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按连词成句、连句成段到连段成篇的作文过程进行训练,使之逐步了解完善这一复杂的写作过程。同时,要写得连贯字迹清。对低年级的作文训练,在进入动笔写时,不论是单幅图或者多幅图都要注意“写得连贯”。写一句话,有词的顺序要求;写几句话,有几个句子的顺序问题。多幅图的内在联系,可按各图之间的顺序来观察,然后说、写。单幅图中各种事物的内在联系,可根据由近及远,由远及近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等顺序来观察。总之,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在表达训练初期,就应特别重视。要培养学生有次序地表达,防止学生颠三倒四地说、写。这种训练不仅对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是必要的,对中高年级学生写段成篇的作文练习,也是重要的。 当然,要写好看图写话还需要平时的积累:多看书,多观察,多进行想象的练习。只要我们会看图,会想象,抓住以上要点,并经常地进行练习,就不愁写不好看图写话。《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写作的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根据这一要求,教师在以图画为载体,指导学生看图写话时,通过有目的性、针对性地挑选图画,丰富看图写作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使其产生想说的冲动和想写的欲望,促进小学生用语言文字把画中所蕴涵的故事或事件说出来,写下来,为其以后写作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