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填志愿都是出了分数之后再填的。填报院校与专业要有梯度,要拉开层次。考生要重视第一志愿的填报。
虽然第一志愿的录取率很高,但由于各学校之间录取人数的不平衡,或者受考生填报时形成的“大小年”的影响,有的学校会出现缺口较大的情况,这些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总体比第一志愿的学校要低,考生填报时,第二志愿的学校一定要与第一志愿的学校拉开梯度,第三志愿的学校又要有所降低,以增加录取的概率。
同理,在专业的排列上,也应有一定的梯度。很多大学专业志愿录取采取的是分数级差方式,如果考生填的几个志愿都是“热门”专业,就有可能影响到录取。所谓“热门”和“冷门”本身是相对的,现在的“热门”可能是将来的“冷门”。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冷热”结合,拓宽志愿范围,增加录取保险系数。
明年我将面临高考填报志愿的选择
高考填报志愿的最基本原则和最终目的是“确保录取”,这一点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必须清楚和明确。
考生经过12年漫长而艰辛的学习,通过高考的拼搏,学生和家长都付出极大的努力和代价,所以在填报志愿时必须一次成功,然而现实情况是经常被忽视。
首要是确保录取的原则,要求考生和家长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在分数上要留有余地,不要太冒险,不要抢最后1分。在合理的范围内,把握好“梯度”的技巧方法,安排恰当的保底志愿或双保底志愿,保底志愿宁肯稍为保守一些,也不要过于冒险最终造成高分落榜或高分低就。
其次是要有风险意识。高考填报志愿是一个典型的的决策选择过程,是决策就会有风险,完美的志愿填报是不存在的。
最后是掌握科学的方法手段,即“知己知彼”。云南省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已知道自己的高考成绩,也能计算出准确名次,通过学科特长理解或兴趣测试对自己兴趣爱好及能力有所了解,所以在“知己”方面绝对占优势。由于信息极不对称,考生对高校和专业的了解会相对很少,更了解不到的是今年会有多少考生填报你想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你对他们的考分是否有优势?因此客观存在事实是,在填报志愿时往往是“知己不知彼”。也就是说在填报志愿时多少还要有些运气成分,这也是高考大小年存在的原因。为更好在“知彼”方面有所作为,考生和家长应系统地获取高校和专业等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