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实施方案

最低工资2021-07-15 10:27:14admin2

  小学中段音乐课堂生活化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指出“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借鉴吸收了杜威生活教育的思想,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生活教育的理论,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把教育同整个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各种社会实践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
  如今,在新课程改革中也提出了“音乐课堂教学要回归生活”这一重要理念,看来,生活教育理论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音乐来源与生活,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反映。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由于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有着较大的距离,影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由于师生之间的音乐实践活动与生活实际不相联系,大大泯灭了学生学习的生命活力……。
  

因此,时代的呼唤要求我们音乐学科必须注入生活中的新鲜血液,要将音乐教学回归生活。音乐课堂生活化教学,就是要在进行音乐教学的同时,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从生活中生成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课堂活动主题,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材料,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音乐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音乐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我们认为,如果这一课题能进行切实有效的研究,那么它将会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1、从学校发展而言,教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焕发音乐课堂的生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本课题是我校和魏塘一小音乐教师共同参与研究的的课题,通过研究,可以转变两校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积累经验,逐步形成一条“音乐课堂生活化教学”之路。

3、课题的研究直接服务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它的实施将有利于开发小学音乐课堂教育生活化的课程资源,将生活融入课程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有利于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1、课题界定 :

音乐课堂生活化教学:是指在音乐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法进行教学,通过师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逐步获得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以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多方面的艺术能力和素养,实现让音乐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目标,以至提高音乐素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最终达到育人的目标。
  

2、理论支撑:

a、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倡导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地享受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教育源于生活,适应生活的需要,因而教学更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生活的教学就失去学生主动性学习的心理基础。

b、皮亚杰“认知建构”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建构”理论中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即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而是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单纯是知识由外到内地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c、创新教育理论:

创新教育要求我们从现代社会发展变革和人自身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学校教育。要求教者在实施教育过程中,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态度,创新能力和创新型个性品质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创新教育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创新的空间。

四、课题研究目标

基于以上理论,我们提出了如下的实验目标:通过寻找学生生活中的音乐,能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有用的音乐素材,将其融入我们的小学音乐课堂,在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音乐”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音乐,也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学习音乐的目的性,并能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音乐,感受音乐的美,感受音乐带给生活的快乐。
  并通过参与一些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音乐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为他们今后能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基础。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小学音乐课内容包括“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大领域,生活化的音乐课堂教学应从这四个领域入手,对音乐学习内容进行生活化的改造。
  可以通过创设情景等方法,把学生生活中真切感受的情景与音乐元素相结合,生活化地设计课堂的“导入”、“新授”、“巩固”三个基本教学环节的内容。通过音乐课堂教学中将各部分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加强音乐与生活的联系,使音乐教学具体、生动、直观,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与生活的联系,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2、把生活融入课堂,使学生感到学习音乐是生动有趣的,让学生兴趣盎然地用音乐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指导学生善于捕捉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音乐,学会用音乐审美生活,让学生学会用音乐的耳朵从纷繁的生活中发现、捕捉、鉴赏音乐,这个过程就是学生“从生活——课堂——生活”的过程。
  让学生带着一份真情和一种兴趣去体验音乐,感悟人生,从生活中走来,又走向生活,使他们享受到音乐的无穷乐趣。

六、课题研究的对象

小学三、四年级

七、课题研究的策略

本课题研究,主要通过在生活化研究策略的指导下,将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资源进行生活化设计,指导学生体验、鉴赏、表现、创造,展开有效的音乐课堂教学。
  具体如下:

1、教学内容生活化的研究

音乐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做到音乐实践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感受与鉴赏”教学的生活化设计

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塑造美的心灵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出发,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真心鉴赏音乐。例如第六册欣赏曲《赛马》,教学时可以结合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景,让学生直观感受蒙古族那达慕盛会的赛马场面,将真实的赛马情景与音乐欣赏结合,鼓励学生在聆听中寻找到音乐作品与赛马比赛的结合点,如音乐的节奏型、速度、力度,如此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特的感受与见解,调动多个感知通道,发展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2)、“表现”教学的生活化设计

“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其中的“演唱”这一教学内容,是小学生最易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设计教案,定能使学生自信地演唱,并能发展他们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
  例如第五册《捉迷藏》、第七册《哦,十分钟》等等,这些歌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教学时将歌词内容转化成学生能理解的生活情境,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定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在演唱中感受快乐,师生共创欢乐瞬间。

(3)、“创造”教学生活化的设计

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编动作、歌词、器乐伴奏,或是模拟生活情景,这些都是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通过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4)、“音乐与相关文化”教学生活化的设计

音乐与相关文化虽然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而在更多的情况下,又蕴涵在音乐鉴赏、表现和创作活动中。
  因此,在设计这一内容的时候,既可以结合生活中的音乐,如广告音乐、影视歌曲,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与舞蹈、朗诵等姊妹艺术结合。例如:第五册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师在设计律动时,就可以设计几个蒙古舞蹈的动作,让学生能更准确到位地表现歌曲,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2、教学形式生活化的研究。

这是指教师从生活中挖掘音乐内容,创设生活情境,借助各种教学媒体,从中引出音乐问题,体现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1)、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与情境。首先,我们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环境,创设温馨而富有生活气息的课堂环境。
  传统的课堂环境:洁白的墙壁、固定的黑板、秧田形的桌椅、严肃的老师、恭敬的同学……这样的环境过于强调学习的功能,而缺乏温馨的乐学环境、宽松的人际环境、良好的心理环境以及有利的认知环境。创设生活化课堂环境,要求我们在学习氛围创设的同时,更应使课堂环境温馨、舒适、富有生活气息,让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
  例如,根据教材内容,可以把教室布置成舞会、森林、动物园等不同风格。

(2)、模拟生活情境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充满朝气,富有智慧。利用学生的学习、家庭和社会生活,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教师从生活中的音乐现象入手,寻找音乐与生活的结合点,如速度与走、跑结合,力度与敲门结合等,使音乐问题看得到,摸得着,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给他们探究问题、探询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造。
  也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通过器乐合奏、音乐童话剧、音乐小品、歌词改编、旋律创作等多种形式模拟爱劳动、郊游、参加舞会、动物乐园等生活情境,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体验音乐带给他们内心的欢悦感和成就感,学会用美的眼光对待生活、用愉悦的心情去感受生活,创设课堂中一幅幅“活生生”的生活画面,把教室变成一个生活大舞台,实现“生活经验音乐化”。
  

3、教学资源生活化的研究。

真正的音乐一定是最贴近生命本质的声音。音乐与人和人生紧密联系着,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音乐资源,如:广播、电视、网络、艺术团体等,都可以为音乐教学所用,以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或直接应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理论和实践创新。

2、调查法。在课题实施阶段,通过调查,把握学生心理和生活资源,适时向学生了解课题实施效果,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研究的方法。

3、行动研究法。通过对学生课堂生活化教学状况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出生活化教学的具体计划,开展实践与研究,并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修正、完善,以提高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
  

4、案例研究法。通过对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进行真实的记录、分析和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

5、经验总结法。课题实施过程中,根据研究的重点,总结研究的得失。

九、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研究的准备阶段:(2008年3月――2008年4月)

  1、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分析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制定课题实验方案,确立课题组人员,做好组织发动工作。

(二)研究的实施阶段(2008年4月――2009年7月)

  1、第一阶段 (2008年4月――5月)

  a。学习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为课题研究做好准备。

  b。了解学生心理,搜集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的生活素材,掌握第一手资料,善于捕捉各类有利于课题实施的信息,及时记录、存档。

  c。适时召开课题指导小组会议,交流汇总实验情况,进行研讨分析,提出下阶段的实验建议。
  

  2、第二阶段( 2008年5月――2009年3月)

  a。认真备课,组内进行集体讨论,制定小学音乐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

  b。课堂教学第一次实践,并展开案例分析研究。

  c。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注意完善研究措施,提高研究成效。
  

  3、第三阶段 (2009年3月――2009年7 月 )

  a。课堂教学第二次实践,集中课堂教学观摩课。

  b。结合研究活动,讨论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与收获,约请教研员对研究情况进行指导,以答疑难。

  c。结合课题,修改小学音乐课堂生活化教学实践模式,检验试验效果。
  

  d。收集好研究资料,配合课题做好阶段总结。

(三)、研究的总结阶段。 (2009年7月――2009 年8月 )

根据研究内容,收集、整理、归类材料,综合研究材料,最终以教学经验总结、典型课例、案例分析、论文表达。

十、研究成果形式

  1、小学音乐生活化教学案例集。
  

  2、研究报告。

  3、优秀音乐课堂实录及课件、光盘、录相带。

4、教师研究论文汇编,反映学生学习成果的资料汇编。

十一、课题组成员情况及分工

姓名 单位 职称 工作

组长 夏秋雁 魏塘镇中心小学 小学一级 负责课题的组织管理工作,理论资料的积累汇总,全面负责课题的实施,定期组织召开课题研讨交流活动,搜集保存各类研究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组员 姚枫 魏塘镇中心小学 小学高级 负责教学内容生活化的研究

邱翠蓉 魏塘镇中心小学 小学高级 负责教学内容生活化的研究

鲍利群 魏塘镇中心小学 小学高级 负责教学资源生活化的研究

沈娅 魏塘一小 小学一级 负责教学形式生活化的研究

李洁 魏塘一小 小学高级 负责教学形式生活化的研究

十二、经费预算

500元,用于各类材料搜集的纸张、教学录像拍摄经费。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