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高中语文如何教?

教学设计2021-11-18 10:58:21admin2

[这个贴子最后由蜀中飞雪在 2004/10/23 05:15pm 第 1 次编辑] 比如现行《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教材第一册《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有几处注释都存在着疑问: 其一,“太后盛气而揖之”中的“揖”字,脚注为:揖,当作“胥”,等待。此“当作”之说不够准确。据王念孙《读书杂志》考证:“揖”乃“胥”字的传写之误,“胥”通“须”,等待。《古代汉语词典》(四川辞书出版社)中亦有此解。又例:《管子.大匡》:“姑少胥,其自及也。”此句的“胥”亦解作此义。 其二,“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中的“郄”字,教材注为“疼痛”。窃以为不妥。在本文中,“郄”字的解释有争议,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注为“jué,通‘ ’,疲劳。”而在《古文鉴赏辞典》(江苏文艺出版社)中释为:“‘郄’同‘隙’,不舒适。”根据触龙当时的对话情景来看,窃以为取后者更恰当。 其三,“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中的“持”字,教材注:持,握。持其踵,即“握着她的脚后跟”。试想,赵太后送燕后,以其显贵的身份地位论,不可能“伏地”“持其踵”而大失颜面;若燕后已在车上,太后又无法“持其踵”。在这里,“持”应解作“跟”,“持其踵”即“脚跟脚”之意。全句应译为:“您送别燕后时,脚跟脚地为她的远嫁而哭泣。”如此理解,既使文意相通,又可从中体现出太后送女之悲,且不失其身份。 其四,“念悲其远也”中的“念”字,教材注为“悲伤”,此解犹为不通。若把“念”解为“悲伤”,句中的“悲”亦为“悲伤,为……而伤心”之意,语意重复不通。此处的“念”应作“惦念,惦记”解,全句释为:惦记、悲伤她的远嫁。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