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二轮复习中应该注意的细节《经济生活》@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
1、社会再生产理论 经济生活是社会再生产问题,它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环节,这四个环节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社会再生产都不能顺利进行。社会再生产理论是统领经济生活的基本理论。
2、经济生活关键词 适应经济新常态(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扩大消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质量、效益和速度相统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国家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强民富; 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3、劳动价值理论 商品的二重性:使用价值与价值(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商品的二重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劳动创造价值,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企业可以通过深加工、树品牌、提高质量、技术创新等方式来提高商品的附加值,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注:不是任何商品的价格都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俗称成本,使用价值表现为质量、功能、用途等。
4、货币理论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注:①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区别是什么?②商品交换包括物物交换和商品流通。商品流通的公式:商品——货币——商品;区分物物交换和商品流通。
(4)货币的发展历程: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数字货币(纸币的无纸化) 注:纸币、信用卡等是信用货币
(5)纸币(注:现在实行纸币本位制,黄金已不是货币)纸币的本质:价值符号纸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5、价格理论
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
(1)、根本因素: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
(2)、供求关系
(3)、其它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宗教信仰、习俗、心理预期等
(4)、还有货币发行量、币值大小等因素也影响商品价格注:
①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②价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在量上的比例关系
③价格由价值决定,不是使用价值决定
④优质要优价,是指在同种商品中,优质商品凝结了更多的一般人类劳动,因此价格更高。绝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二、经济生活需要注意的细节:
1、集体经济形式多样,主要有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股份合作制、合作社、家庭农场等。
2、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意义:
①明晰农村土地产权,保护产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稳定经营主体的经营热情。
②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③稳定经营者预期,令其放心地投资和经营农业,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4、国民经济≠国有经济
5、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6、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不平等,在市场经济中地位平等。
7、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8、区分股东会与股东大会
9、区分“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与“一股一票行使表决权”
10、区分有限责任、无限责任与连带责任11、法人财产≠个人财产
12、区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与个人独资企业
13、劳动者享有权利与履行劳动义务互为前提,自觉履行劳动义务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履行劳动义务并不是劳动者获得权利的前提。
14、生产力的三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15、影响股票价格的主要因素: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众多因素
16、股票价格的波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股票价格是具有确定性的。
17、居民收入分类:工资收入、经营收入、财产收入、转移收入
18、区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19、再分配的主要手段: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
20、区分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物质基础、直接原因
21、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主体有:国家、企业、居民。
22、区分纳税人与负税人
23、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经济出现衰退、萧条、复苏、繁荣的周期性波动是正常现象,只是不能波动太大。
24、市场失灵是市场调节的固有缺陷,不能消除,只能克服。
25、市场机制包括供求、价格、竞争、利益调整
26、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建立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27、市场规则表现为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道德规范等形式,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
28、国际收支平衡是指指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的差额为零。
29、比较优势——指绝对优势或优势相对更大或劣势相对更小
30、全面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
31、协调发展——齐头并进,不“跛脚”
32、 经济增长≠经济发展
33、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宏观调控。
34、注意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的区别。
35、注意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别;区分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
36、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攻方向。
37、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广泛,如内需拉动、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创新驱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区域协调发展、发展绿色产业等。
38、市场发挥决定作用的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合格的)市场主,(完善的)市场体系,(规范的)市场秩序,(科学的)宏观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