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
当教同一班级的教师谈到同一班级的学生时,常常会听到这种感叹:某某学生很聪明,可惜他/她的行为习惯太差了。他们的行为习惯来源于小时候。
父母、亲属是儿童的最早的教育者;正是在学龄前的几年间,也就是在儿童接受教师的影响开始以前很久,就在他的身上种下了人的一些基本特征的根子。特别是现代社会,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便是腐蚀剂,使孩子不爱劳动、唯我独尊、心灵脆弱;还有就是父母离异带给孩子的创伤。。。。。而这些导致有些孩子的行为习惯逐渐变坏,而这些习惯在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身上表现最为明显,使得学校教育尤为困难。所以说: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具有持久性。
也正因为如此,孩子上学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直接决定教育的效果。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教学效果似乎体会在分数上,教育效果似乎体会在行为上,似乎两者是分离的,有的学科是这样,但有的学科不是这样。也许分数不够理想,但面对实际生活或某情景时,能应用所学到的知识。这不仅是老师具有高超的传授技巧和爱心,更需要家长正确看待分数和学科的不同,也就能正确看待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付出,也就能给孩子一个正确的观念,也就配合了学校的教学。当家长高兴地对老师说:孩子告诉我,虽然他/她某学科成绩不好,但他/她很喜欢上这门课时,不就是最好的效果吗?!
同样,当家长高兴地对老师说:我孩子在哪些哪些方面有了令人欣喜的变化时,这不是学校教育的效果吗?家长的这种欣喜传递给孩子,孩子在校的行为习惯是不是会更好呢?这不就是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吗?
所以说: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具有决定性。这是因为在学校,老师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等多方面的影响,而家庭主要给予的是协助,就是在家庭条件下实现学校教育工作中所贯穿到那些思想。
因此,培养孩子、培养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必须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