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习前首先应该对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有一个清楚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数。 对前面所进行的复习加以整理,包括所有的复习材料、考试卷等,对其中的典型题目、错的题目应该着重进行复习; 严格按照高考的时间和要求,有计划地做一定数量的题组练习,使自己时刻保持一种临考的紧张状态,以免松懈。注意练习中不要贪图数量,而要注重质量,争取每次练习都有收获; 注意自由复习阶段应该以基础知识为主,不要去做偏题、难题、怪题;复习要全面,不要猜题、押题。 总之,这段复习总的指导思想应是重在整理,学思结合,有点有面,以对知识的整理和回顾为主,有适当的练习又有必要的思考和总结,既有个别考点的补充强化又有整体的题组操练。 第一部分: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一)识记现代汉语的字音和字形 字音和字形是各考点中比较零散的一项,因此在复习中可根据这一特点,用零散的时间去记忆,现在大部分复习材料上都有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的简表,可根据这些,列出计划,每天记10个左右,并不断复习。要特别注意平时常用常见的字、多音字、形近字的读音和写法,落在口头上和笔头上,因为准确是识记这一层级最起码的要求。 这一部分功夫在平时,在于坚持,临考之前不必再下太多功夫、用太多时间。 (二)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二是成语的正确使用,三是现代汉语虚词的使用。 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可以从词义的轻重、适用对象、范围大小、感情色彩(褒、贬、中)、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词性及语法功能(在句中可以做什么成分)、搭配对象等方面来辨析,做题时应该做到抓住差异,适当联想,紧扣语境,善用排除。 成语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个误区:一是望文生义,二是对象误用,三是轻重失度,四是褒贬颠倒,五是功能混乱,六是谦敬错位,七是逻辑脱节,八是语意重复。 在成语的使用中,一是要特别注意平时常见常用的成语用得是否正确,二是要注意不要单纯从语法角度去判断,而是要从前后句的语意角度去判断,有的成语必须联系全句才能看出它使用得是否恰当。 此外,还要注意一些似是而非的成语,有些词语容易被视为单纯的贬义词或褒义词,如灯红酒绿、想入非非、绵里藏针、胸无城府、乐不思蜀、如虎添翼等等,使用时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现代汉语虚词的使用可遵循如下步骤:一是熟悉加点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二是分析虚词所在的前后句之间的关系,三是把虚词用法和前后句关系加以对照,一致就说明使用是正确的。 虚词数量不多,但用法极度为灵活,应该积累一些常见的、习惯性的固定搭配。 (三)辨析并修改病句 《考试说明》中提供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多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判断病句,首先要查找病因。常见的语病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造成的: 1、用词方面的错误,包括用错实词(词与语的界限不明确、误用单音词、生造词语、选错同义词、词性误用等)、用错成语、代词选用不当、用错介词(滥用介词或介词结构、用错了介词、有介词但是缺少介词的宾语、有介词的宾语但是缺少介词等)、连词使用不当(选错连词、缺少连词等),这类错误同词语的使用有密切的关系。 2、造句方面的毛病,包括成分残缺(主语[中心语]残缺、宾语[中心语]残缺、其它成分残缺等)、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附加成分和中心语搭配不当等)、结构混乱(词序不当、句式杂糅、分合不当等),这是同句子结构的把握最为密切的一类病句。 3、语意表达效果方面的毛病,包括重复多余、歧义、费解等,这往往与修辞、语言规范、清晰、连贯、得体有关系。 4、逻辑错误,包括概念使用不恰当(用错了概念、暗中偷换了概念、大小概念并列使用等)、判断不合理(自相矛盾、一面与两面意思不协调、否定不当、判断当中前后的概念不能配合、主客倒置等)、推理不正确等,这主要是从逻辑学来分析病因。 其次,在辨析病句时,要掌握一些方法: 1、单句语病的检查方法主要有紧缩法和类比法两种。紧缩法即找句子主干,类比法即按原句的格式仿造几句,放在一起比较,看看上否符合语法习惯。不论是选择题还是简答题,都应对一个完整的句子进行瞻前顾后的分析,一据语法,二凭语感,二者互为结合,反复辨析、比较,从而把句子正误弄清。 2、复句则可以从分句之间关系的辨析入手,由此也可见衔接、搭配、表达等多方面的情况,为判断提供第一手的材料。 此外,还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1、看到介词开头,注意其是否主语残缺。 如: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渐消。 2、看到并列短语,注意其是否彼此失应或包容。 如: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官兵放弃休息,坚守岗位。 3、看到反问、否定词,注意其是否否定不当、正反颠倒。 如: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又如:雷锋精神当然要有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雷锋呢? 4、看到成对的关联词语,注意其是否搭配不当或位置失当。 如:不论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们还是胜利到达了山顶。 5、看到双面词,注意其前后是否照应失当。 如: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事。 6、看到数量词,注意是否搭配失当或语序失调。 如:据科学统计,蜜蜂每酿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又如:如何迅速提高课堂效率,是一个语文老师关心的问题。 7、看到数量词加名词加的和或,注意其是否有歧义。 如:局长吩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又如: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钱分别存入两家银行。 8、看到对、对于、关于等介词,注意其是否虚词用法不当。 如:雷锋这个名字对青少年并不陌生。 又如: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件事都做了详尽的报道。 9、看到过长的定语,注意其是否缺少宾语中心语。 如:为弥补用水不足,只好开展用河水来代替自来水的使用,以缓解供需的矛盾。 10、看到否则,注意其是否赘余重复。 如:要不是老赵及时提醒我一些要注意的问题,否则,签合同时我一定会出错。 11、看到表因果的关联词,注意其是否强加因果。 如: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 对于病句的辨析,每一种类型应该掌握一定数量的典型例子 (四)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扩展语句的主要题型是设定两个不同的语境,要求以某一个词语为重点,扩展成30-40个字的语段。做这类题,关键是重点一定要突出,在字数上是最多的,对它的修饰成分也是最多的。还有一种情况是续写出一个语段,一般要求和开头的意思一致,这时注意和仿写的区别。 压缩语段的主要题型包括一句话新闻、导语、概括要点、添加标题等,其解题思路与技巧可参考如下: A、解题思路: 1、审题干,明要求。看一看题干涉及到哪些内容,有什么要求,是拟写新闻标题,写一句话新闻、导语、要闻,还是表明作者的主张、认识、观点、字数限制多少,认真辨析题目干中的字眼,从而确立压缩的重点、方向和思维方式。 2、审语段,析义理。即审查该语段是什么样的材料(新闻材料还是一般材料),由几段(几句)组成,每段(每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或说明了什么道理,然后再分析一下段与段(句与句)是怎样的关系。 3、审话题,立主体。清楚了语段的材料及其关系,紧接着就要分析一下该段(句)围绕着什么话题、以什么为主体展开,分清主次,权衡轻重。从而确立信息的主体和重点,为压缩做最后的准备。 4、审语体,定表达。在压缩之后整理答案时,主要采用主谓结构的陈述句或被动句来表述,这是最省劲、最保险的做法。 B、解题技巧: 1、合并同类,并举异义。一一筛选之后,将同类的进行大合并,相关的进行小合并,不同的并列到一起。 2、摘中心句,打叶削枝。有些语段的信息是由中心句和关键句组成的。关键句是为中心句服务的,或从反面或从侧面,但都属旁敲侧击之句,而语段的中心句就是内容的核心。压缩时只需将这个中心句摘取出来,然后根据要求将多余的枝叶去掉。 3、去伪存真,删繁就简。去掉对某个关键信息的阐释、说明、补充、扩展、引申等。 (五)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这一项的考查重点是句式的仿写和变换。 句式的仿写一般和修辞方法结合在一起考查。做此类题的关键在于要兼顾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上要与原句子的意思相衔接(这一点题目中往往有很明确的要求),形式上首先要找好参照的句子,仔细研究句子的形式特点,确定仿写时必须保留的句子的格式,以及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在仿写时要注意在格式上尽量与参照句子贴近(但不是单纯的重复),这样更稳妥更保险。 句式变换就是指同义句式的变换。基本要求是:①符合改句的句式特点;②变式不变意;③变式不漏意。 句式变换主要有以下三个考查重点: ▲长句和短句的变换 长句是指修饰语多而复杂,词数多,形体长的单句;短句的修饰语少,结构简单。 长句变为一组短句可先找出句子中的主干,然后把长句中的几个修饰语变换成几个并列的修饰语分别修饰中心语,构成一组排比;同时要兼顾独立出来的几个短句之间的顺序。 一组短句变为长句可以其中一个短句作主干,把其余的短句变成这个短句的修饰语,其中关键是弄清哪个修饰语是修饰哪个中心语的。 ▲整句和散句的变换 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一组句子叫整句,包括排比、对偶或相当于排比的句子。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在一起的一组句子叫散句。 整句、散句互变时要注意重复性用词,整句改为散句是将整句中的重复性词语去掉;散句改为整句则是加上重复性词语。此外还需考虑字数。 ▲句子的重组 句子的重组是把句子变成以某个词语(短语)开头的句子,这类题目要特别注意句子中各个分句之间的关系。 (六)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语言表达连贯即句子要能顺当地衔接,是高考的必考内容。通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做此类题可根据以下步骤:一是审清题干,辨明要求。要注意题干中是否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如音节和谐一般就会单独提出来特别强调。二是对比选项,找出差异。如在成组出现的备选句中,如果只是顺序上的不同,一般应考虑以下情况:句中各短语(或分句)之间是否应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如总分、递进);各短语(或分句)与原语段中某些成分在顺序上的对应关系;某个短语(或分句)与和其相邻的句子之间的衔接与照应,等等。三是选定角度,确定答案。主要的判断角度有句式结构的一致、前后语意的照应、前后句子的勾连、陈述对象(话题)的一致、意境的统一、语气的一致、音节的和谐等等。 总之,在做语句的衔接题时应该考虑到以下的四个角度:一是照应--前后句、上下文、关键词;二是一致--话题、重点、句式、语气、主旨;三是和谐--音节(字数、押韵)、语境;四是逻辑--顺序、概括、总结。 (七)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主要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应该明确其表达效果及作用,在现代文阅读中可能出现。 这一考点通常和句式的仿写结合在一起考查,近年来一般不单独命题。 第二部分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对于名句名篇的记忆应该落在笔头上,力争做到准确二字。在复习的过程中,首先对于教材中出现的要求背诵的名句名篇(包括现代文)背诵熟练,然后适当扩展。 这一部分功夫在平时,在于坚持,临考之前不必再下太多功夫、用太多时间。 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一)诗歌的鉴赏去年首次改为主观表述题,但其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仍然是思想内容、艺术技巧、语言特色、形象等。 主要的答题思路是:1、读懂诗歌。(1)品味标题,弄清注解,逐句通读,了解大意(诗歌写了什么人、事、地点、景物、时节、事)(2)弄清表达技巧。 2、读题审题,明确鉴赏角度。 3、用一句话概括说明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主要表现手法。 4、引用具体诗句加以分析说明,这是诗歌鉴赏必不可少的一步,不能把理解当成鉴赏,诗歌鉴赏不是单纯地翻译,而应该是诗歌本身的客观内容加上自己的主观感受、主观的评价。 近年主要考查点如下:①表达方式,包括记叙(叙事)、描写(白描、工笔、正面、侧面)、议论、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即事抒情、咏物抒情、托物言志、叙议结合、卒章显志等)、说明等五种。 ②表现手法,包括赋、比、兴、想象、联想、铺陈、渲染、衬托(正衬、反衬)、象征、对比、实写、虚写、虚实结合、静写、动写、以动衬静、动静结合、寓褒于贬、形褒实贬、以乐景写哀情等。 ③写作顺序,包括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等空间顺序及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④修辞格。 ⑤对诗歌意境、语言风格、感情基调、主旨的体味和评点。 ⑥相关的典故、历史掌故和人物等。 还应该注意:1、如果题目是很笼统地要求分析艺术特色,应该尽可能多的把诗歌的特色都写出来并加以简析,以免遗漏得分点。 2、语言表述上应该讲究些文采,多用一些鉴赏的名词术语,力求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样可以增加你答案的含金量。 3、思路要清楚,观点要明确,重点要突出、字数要够用。 (二)文言文阅读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要树立信心,高考考的是浅易的文言文,而且在阅读过程中,并非要求你把文章的每个词句都弄深弄透,只要不影响文意的把握,不涉及后面的问题,一些句子尽可以不求甚解。 2、在阅读文章之前,可先大致地看一下后面的问题,特别是关于文意把握的题(最后一题,它有75%的正确率),这样或许对理解文章有一定的帮助。 3、对于某种品质与某些行为对号入座的题目,善于运用排除法。(同时还需注意直接表现的字样)。 4、文言文第一题通常是对重点实词的点译,做此类题时,可把它对各词的解释分别代入句子中,如果通顺,则说明解释可能是对的。 5、文言文中对虚词的考查通常是四组句子中相同虚词意思的比较,每组句子中的一句是教材中的原句。做此类题时,可先确定其中一句的意思,然后代入另一个句子,如果通顺,则说明二者是一样的。 6、自由复习中在复习做过的文言文时,可重点看前三道题(实词的点译、虚词的比较、古今异义等)。 第四部分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主要包括社科类文章阅读和散文阅读。 (一)社科类文章阅读:1、阅读后、做题前应该对文章有个整体的把握,包括主要观点、援引材料、论证思路(每段大体写了什么),这可以为你做题提供一个大致的思考范围; 2、认真读题,注意选项和题干的关系,有些题目,单纯看选项都是正确的,但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干限定的,如下列说法中最恰当的一项中的最,下列可以作为……说法的根据的一项等; 3、在做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推断必须真正读懂文章,把握文章观点,沿着文章已有的论述(无论是正面肯定,还是反面批判)往前推断,切不可主观臆断,更不可只看选项本身有无道理,进而认定有道理的选项就是正确选项。此外还要注意,文章中明确说出的内容不属于推断; 4、科技类的文章应做到咬文嚼字,应尤其注意已经将要或许前景部分预测估计几乎差不多等词语以及因与果、先与后、陈述对象、大概念与小概念、大范围与小范围等逻辑关系。 在干扰项的设置上,通常有以下方法:1、扩大或缩小:指从范围上对内容进行扩大或缩小; 2、提前或延后:指从时间上对内容提前或滞后; 3、减轻或加重:指在程度上对内容减轻或加重; 4、混同或游离:指在事物之间的关系上进行混淆或强拉硬扯; 5、曲解或矛盾:指从与原文关系看曲解了原文内容或与原文意思矛盾; 6、离题或非问:指从选项与题目关系上来看选项内容游离于题目之外或答非所问。 (二)散文阅读:1、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地多读几遍,因为文学作品的语言、意蕴通常比较含蓄,因此需要细读细品才能谈到较准确的把握。 2、注意审题,确定答题范围和考查重点(内容、形象、技巧、语言等),由此确定答题方向。 3、按顺序答题,由易到难。4、按分答题。一般来说,分数较多的题要求答得较为充分,应适当展开;同时,答题时应注意条理性,最好标清序号,工整明确,思路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5、回答有关表现手法的题目时,切忌笼统,应该在阐述该表现手法的一般作用的基础之上,把重点放在结合文章具体来谈上,要有针对性。 6、不能一味地以多取胜,要注意文面的工整。7、尽量用原文中的词语组织答案。8、有字数规定时,要注意不能超过所给的字数。 第五部分 作文 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审好题。淡化审题不等于不要审题,近几年高考的趋势是在开放性的前提下加大限制性,而限制主要是内容上的限制,这实际上对审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开放性的话题作文,内容的选择相对自由,但绝不是信口开河、随心所欲。在审题上要注意两点:一是从整体上把握材料,而不要只着眼于局部,不要仅凭材料中的一两句话就以偏概全;二是要求准,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到创新,创新不等于一味地标新立异,一味地求奇求怪,或言语偏激,或观点错误,我们提倡有自己的观点见解,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绝不能含糊。 2、精心设计标题和开头。题目是文章的旗帜,应该尽量不用话题做题目。 3、选好材。在选材的标准方面,除了要典型这一基本要求之外,还要注意:一是要力避单一,即既要有事实材料,又要有理论材料,一味是事实会使文章有堆砌之感,一味是理论会使文章显得空洞;二是力避平面化,即要多角度地选材,如正反对比,这样可使材料形成一个立体化的结构,从而大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三是要力避陈旧,要尽量地选用较新的材料,或对较普通的材料有新的见解,挖掘得深刻一些。 4、说好话,即要有好的语言。如写记叙文时少叙述,多描写,且描写要高于叙述,有点睛之笔;写议论文时,可多使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方法,或恰当地引用优美的歌词、诗句及有文采的精美文段等。 5、书写规范、标点准确、谨慎修改、字数够用。卷面是作文的脸面,它的好坏可影响作文分数5--6分。文字未必写得要好,但应力求整洁。 6、慎选文体。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适合它的文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适合自己发挥的文体,应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不要轻易地去写散文或记叙文,因为它们对语言的要求很高,如果写,应该特别注意有中心、有文采,主题、立意深刻。 7、要善于化大为小,要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针见血,选好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说深说透。 8、还要善于以小见大,即由小的方面,身边事、平常事去表现深刻的主题,这样更容易动人、感人。 9、注意以……为题(目)和以……为话题的区别。 10、力求文章有闪光点,它可以是几个形象传神的词语,可以是一句含蓄深刻、发人深思、令人回味无穷的警策之语,可以是巧妙的构思等等,一处神来之笔,往往价值连城。 11、作文应该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无论写什么文体,都有它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是不能不要的。写作时要量力而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议论文】A、总要求:论点简洁明确,论据充分典型,论证严密有力(例证、引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喻证等等)。 B、给材料作文的一般思路:引材料提论点(论点用一个简洁明确的判断句表述)→分析材料→举例分析论证(正、反)→联系实际、总结。 【记叙文】A、夹叙夹议 B、塑造人物的方法:心理、肖像、动作、细节…… C、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 【散文】中心明确、思路清晰、联想丰富、能放能收、语言含蓄。 第六部分 考场时间分配 第一题: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一)(1--6):约10分钟; 第二题:社科文或科技文阅读(7--10):约20分钟; 第三题:文言文阅读(11--15):约15分钟; 第四题:古诗文翻译、鉴赏、默写(16--19):约15分钟; 第五题:文学作品或社科文阅读(16--19):约25分钟; 第六题: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二)(23--25):约15分钟; 第七题:作文(26):约50分钟。
语文的复习主要集中在“字词、诗词、文言文、笔记”等基础知识之上。这类知识的学习源于课堂,课堂学习之后就是课后的一个整理、理解、背诵积累。比如背诵诗词(包括一些课外延伸的)以及诗词赏析的一些特定句式和特定用词;把文言文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的实虚词、句式等知识也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语文学习中的另外两个重要内容是“阅读和作文”,这两方面的提升不在考前的突击复习,而是在平时的学习、练习和积累。在阅读方面,平时要坚持做阅读理解,如果能够做到每天至少练习一篇阅读那就更好了。做完之后与参考答案作比较:有哪些点是你没想到的?又有哪些点是回答得不够准确的?不要看了答案之后只是“哦,原来是这样”就过了,一定要学会分析你为什么没答上来,比如审错题意、阅读抓取关键信息能力差等方面。其次是坚持课内外阅读,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大多得益于课外阅读。要提高自身的阅读技巧和能力,只依靠课内的阅读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有计划的、大量的阅读,以及进行多种阅读方式的训练。课外阅读的内容是比较宽泛的,基本的你可以根据课内阅读进行延伸,因为文章,包括阅读理解都会有来源说明。人选书不好选,但书选书就容易多了,你读的书越多,你就越知道怎么选。对于学生来讲,平时课业也较多,想要大量的课外阅读相对也是有难度的。所以对于课外阅读,建议学生学习掌握快速阅读的技能,提高一下自己的阅读效率和能力,比如我练习过的“精英特快速阅读”,掌握到一两千字每分钟的阅读速度是非常容易的。语文作文方面要坚持练笔。练笔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二是及时记下自己的生活中或阅读中的一些理解和感受;三是根据考卷中的一些作文题,进行特定的训练。对于写作的素材积累主要包括三方面:①背诵中积累。教材中优美语句、篇章、精彩片断,都是很好的素材。②现实生活中吸收积累,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是学习、休息、文娱体育活动,还是走街串巷,或是旅游观赏、社会实践、社区活动中,都要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多看、多听、多想、多吸收。③阅读中积累,这又回到了我前面说的“坚持课内外阅读”,阅读的过程中,要多注意收集摘录,平时一有时间就可以拿来翻翻,久而久之这些故事或名言精句等就会转化成自己的东西,活跃在你的脑海和文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