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变形记》教学设计及反思

热点时事2021-09-13 11:10:43教师设计网

  
  [原创]《变形记》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变”的兴趣
  1.播放《西游记》中孙悟空七十二变的画面,感受“变”的神奇。
  (1)师提问:看完这段视频,同学们想说些什么?
  (2)小结:孙悟空想变什么就变什么,太神奇了!你们想和孙悟空一决高下吗?今天,有一位客人能满足我们的愿望,他就是想象大师。(课件出示:卡通人物)
  2.板书:变形记
  二、引导审题,明确“变”的要求
  1.阅读习作提示,看看你明白了什么。
  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机会,把自己变成另一种东西,你想变成什么呢?你可以变得很小,如一只蚂蚁,一棵草,一粒石子;也可以变得很大,如一头大象,一辆汽车,甚至是一个星球。
  2.同学们,刚才孙悟空给我们全班都施了魔法,现在我们想变什么就能变什么,一会儿,他让我们变成白云;一会儿,他让我们变成小花,变成超人,变成机器人……你们想变成什么就可以变成什么。
  3.在孙悟空的帮助下,我们变成了自己喜欢的人或物。你为什么想要变成它(他/她)呢?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一下。
  4.指名交流。
  5.教师小结。
  瞧,只要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就可以自由地想,快乐地变,想变什么就变什么。
  三、想象交流,体验“变”的乐趣
  1.同学们,现在老师变成了一个有魔法的仙女,我用手中的魔法棒,轻轻一点,看,变了,变了,大家快看自己都变成了什么?(课件出示:动画设计,飞出一只只美丽的小蝴蝶)
  2.快看看,变成蝴蝶的你们身上都有了哪些变化?(引导学生看屏幕,将自己变成蝴蝶的样子说具体,语言优美生动。)
  3.变成了蝴蝶的我们到底要做什么呢?(齐读习作要求)
  课件出示:
  发挥想象,把你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写完后,和同学交换习作,看看他们对你的“世界”是不是感兴趣,再根据他们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4.变成了蝴蝶的同学们,你们在蝴蝶的王国里,一定经历了许多有趣的事,你能先自己回忆一下吗?(自编故事)
  5.可爱的小蝴蝶们,谁能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蝴蝶王国的经历吗?(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自己在蝴蝶王国里的“经历”具体表达出来。)
  6.点评:你们觉得谁经历的事儿最有趣?为什么?待会儿我们就将这几个经历编到我们的故事中去。
  7.在蝴蝶王国里经历了这么多有趣的事,你有什么感想对大家说吗?
  8.瞧,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编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谁愿意将这个故事连起来说一说?
  四、独立习作,编写“变”的故事
  1.同学们,编故事简单吗?编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讨论得出结论)
  师小结:编故事的时候,要说清楚你变成一样事物后是什么样的;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想象这些有趣的“经历”的时候要写清楚角色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最后还可以谈谈自己内心的感受。
  2.同学们,展开想象:你还能变成什么?又会经历什么?自己再编一个有趣的故事吧!
  3.学生各自编写故事。(师巡视指导)
  五、分享故事,评说“变”的精彩
  1.画出自己的故事中大胆想象的地方,在旁边给自己一颗大大的五星。(自我评价)
  2.选取部分习作,当场评说。教师指名学生读一读故事中大胆想象的精彩部分,全班评议。
  3.教师评价,鼓励创编。
  六、提出要求,期待“变”的世界
  今天,我们在想象大师的帮助下进行了神奇的想象之旅,用手中的笔编写出了一个个充满童趣的想象故事。同学们写好以后,记得要读给小伙伴听听,看看他们对你的“世界”是不是感兴趣,再根据他们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改好后,想象大师要帮我们评选出故事大王哟!
  [原创]《变形记》教学反思
  1.利用童心,激发童趣。孩子天生爱幻想。我在课堂开始时就让学生欣赏动画片陶冶情趣,再和学生讨论喜欢的动画,动画中的人物和我们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把目光投向神奇的变化,不断发现、捕捉生活中有趣和值得关注的事物,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见识。
  2.放飞想象,拓宽深度。当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大脑进入兴奋状态时,教师借想象让大家变成了自己喜欢的事物,随后教师扮演“蝴蝶”,营造一种新角色互相自我介绍的氛围,达到情动辞发的效果。教师用语言描述,放飞想象,带领学生踏上神奇之旅。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之间分享交流的方式,体验百变后的快乐,在交流中拓宽思维的深度,丰富“变”的过程,在交流中使学生感悟到习作的思路,将变的过程“说清楚”,为“写明白”奠定基础。
  3.多法修改,扎实有效。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在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时,采用让学生尝试自我修改、同学之间相互修改、老师修改等多种形式,并针对写得不具体的地方进行二次指导、二次习作、二次点评,让学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一直以来,命题、指导、作文、批改、讲评一直是作文教学的固定模式,批改学生习作花费了语文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收效却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学生参与,缺少学生主动提高这一过程。所以教师要把修改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自我修改、互相修改中,培养自己的良好的修改习惯。
  不足之处是对学生“变的内容”上的指导还不够,因为学生“变的事物”并不多,说明老师的启发还不到位。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