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究新知的学习形式---案例《圆的周长》

考研资讯2021-11-12 20:19:29教育文稿网

    浅谈探究新知的学习形式---案例《圆的周长》
    探究新知,发现规律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它是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的主渠道,对于一节课目标达成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这个环节上我总要精心的去设计,合理的去选择学生喜欢的,并且能够高效完成目标的学习形式。下面以圆的周长为例,给大家一块交流探究新知的学习形式。
    课堂操作:
    在小组合作时遵循人人动手操作—计算---发现---获取新知的过程。
    1.明确小组合作要求:
    (1)人人动手用工具测量自己手中圆形纸片。(可以邻近两人合作完成)
    (2)计算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比值。(若遇到除不尽的可以保留两位小数)
    (3)把测量的结果报给组长,组长负责填在试验报告表内,完成后交给老师。
    2.展示试验报告表,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全班同学测量的圆的大小不一,但是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相同,并通过课件的演示再次强化他们的发现。在此基础上,老师指出圆周率,并了解了古今有关圆周率的知识。
    3.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在经历了圆周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推导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在教师引导之后学生两人相互交流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说出为什么这样算?
    设计意图:
    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那种重教法、轻学法的状况,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有目的地创设学生活动的空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去发现、认识、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发展自已的认知结构。因此在小组合作遵循人人动手操作—计算---发现---获取新知的过程。这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并掌握圆周率和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让学生在动手测量,细心计算,认真发现的过程中突破本节课的难点理解并掌握圆周率,并为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推导周长公式时是以老师的出现来完成的,在圆周率前提下稍作点拨,然后两人合作交流圆周长公式推导过程,起到理解和掌握圆周长公式的效果。改变给学生公式,然后通过一遍又一遍的记忆达到牢固掌握的方法。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学生喜欢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在最佳状态中去探究,去经历,去体验。
    反思:
    1.课堂资源处理不当,形式还需最优化。
    在展示试验报告表时,一共有十三小组,一份一份一看而过,报告表没有充分利用,只去观察,没有动脑去思考,去发现,下一张就又出来了,另外对于报告表中所出现的错误资源不是三左右的例如:6、2.7、等没有挖掘出根源,当时是只顾自己路子让学生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没有彻底解决学生心存的疑问。可以这样:把其中一份作代表,让学生深入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从表中得知直径大,周长就越长;直径段,周长就越短;直径不同,周长也就不同。但是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基本相同的等等。待规律发现之后再把商不是三左右的挑出来,让学生认真查找根源,心服口服的把周长和直径的比值达成共识,避免老师一次又一次的强化。
    2.课堂上不能随自己的路走,应跟在学生的后面。
    当学生测量完圆的周长之后,接着引导学生发现测量周长有局限性,使学生感知探究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很有必要,为下一步探究周长公式产生动力。我在测量之后是这样问的:如果测量大的物体例如摩天轮的周长还能测量吗?一位学生回答:“可以先测量出……”。我一听是测量一下就打断了,说:“我说的是不用测量,你请坐”。她的意思是测量出直径或半径,再计算出圆的周长。听完后,我好后悔自己没有让孩子把话说完,只顾自己,警钟告诉我,要学会倾听学生,跟着学生的思维,走进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总之,要真真切切的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而不是形式,这是高效课堂的必走之路,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