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着屏幕上旋转的分子结构,一天都不会觉得腻”

教育动态2023-12-03 21:07:09佚名

丛欢工作中。吴建坤 摄

核心阅读

丛欢,36岁,中国科学院理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有机化学研究。 近20年来,他的生活和事业与有机化学紧密相连。 在他眼里,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反复的思考找到成功之路,体验创造的乐趣,就是科研最大的收获。

“整天盯着屏幕上旋转的分子结构,你永远不会厌倦。” 在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一间办公室里,一名穿着浅蓝色套头衫的年轻人指着电脑屏幕上的三维化学分子模型。 解释。

这个年轻人叫丛欢。 他今年 36 岁。 中国科学院理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18年,他带领的团队首次精确合成了共轭莫比乌斯烃,并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它被评价为“大环合成领域令人印象深刻的重大进展”。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_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_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让我坚持下去的是我对有机化学的热爱。”

每当被问到为什么学习有机化学时,丛欢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有趣。”

1999年,高一的丛欢在化学竞赛辅导班上认识了一群刚退休的大学教授。 他们的讲座充满了对化学的热爱。 “老师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好玩’,他一兴奋就经常手舞足蹈。” 丛欢回忆道。

渐渐地,丛欢对有机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加入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研究。 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上,顶着烈日,60多岁的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陈作忠挖了一个一米多深的坑,站在里面它给十多名中学生讲授草原土壤和植被知识。 这一幕深深触动了丛欢:“这段经历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科学的种子。”

在随后的求学过程中,这位年轻人的一生与有机化学紧密相连。 2002年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决赛中,丛欢代表北京队获得一等奖,随后考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此后,她还曾在波士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学习。 学院。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_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_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有机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实验科学。 实验中遇到的自变量很多,但为了得到严谨的结论,每次实验只能稍微改变其中一个变量。 只有经过成百上千次的重复和探索,才能找到最佳的实验条件。 这项工作不仅极其枯燥,而且还经常遭遇失败。

博士后研究期间,丛欢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合成反应,清晨出门,深夜回来,进行了长达九个月的实验。 然而,结果却始终不尽如人意。 最终确定原因是反应产物不稳定。 丛欢虽然不愿意,但也只好叫停了这个项目。

“支持我的是我对有机化学的热爱。” 对于丛欢来说,科研最大的收获和满足就是通过反复的实验、反复的思考找到一条成功的道路。 ,体验创作的乐趣。

“抓住灵光一现,最终通过实验将其实现,是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喜悦,我常常用这种喜悦来填补失败的低潮,激励自己去挑战更困难的目标。” 观看丛欢 加油,做科研就像走迷宫。 如果你只看到眼前的墙壁,你难免会感到沮丧。 只有站在一定的高度,才能看到遥远的目标,引导自己坚定前行。

“竞争是创新的压力,是突破的动力。”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_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_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他学习成绩优异,31岁就成为中科院理化研究所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当有人夸他“聪明”时,丛欢总是说:“要想从事科学研究,光有智力是不够的。”

在学校的时候,丛欢经常会提前计划好下周的日程,甚至具体到具体的时间段。 难得的是,只要他制定了计划,就一定会按时完成。

工作之后,每天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再加上科研工作的不确定性,丛欢无法详细规划日程,但他还是为自己和学生的日常工作做好了计划,并根据情况进行安排。重要性、紧急程度等因素对事情进行优先排序。 办公室里的大白板显示着研究团队的最新进展,详细到每个学生的姓名、任务和进度要求。 “丛老师是一个非常细心、有计划的人。”中科院超分子化学研究组科研助理赵红​​利说。

得益于丛欢有条理、善于计划的好习惯,即使工作再复杂,丛欢也总能有条不紊地完成工作。 他甚至还对未来三到五年的科研工作做了规划,他称之为“打仗的战略图”。

在学生们的印象中,无论多晚离开实验室,丛老师办公室的灯始终亮着。 “科研工作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公认的重要课题,往往有很多研究小组同时进行。很多时候,如果你不是第一,你就会失败。竞争是创新的压力,也是创新的动力。”突破的力量。”丛欢说。

大环分子是具有纳米级尺寸的环状化合物,是超分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几十年来一直走在基础研究的最前沿,并在超分子化学领域诞生了两项诺贝尔奖。 “我想做不同的化学反应。” 丛欢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定位于大环分子的合成与组装。 他希望利用有机化学的精准合成优势,以结构独特的大环分子为“积木”,构建一系列原子精度的新型纳米功能材料。

“科学研究必须满足国家的需要,这是‘国家队’的义务和责任”

2015年5月,丛欢回国,到中科院理化研究所工作。 在他眼里,“这不仅是回到中国,更是回到家乡!”

“我们赶上了好时机,从国家到研究所,我们越来越重视青年人才,为科研人员施展才华提供空间和全方位支持。” 丛欢说,更重要的是这里有浓厚的科学氛围,拥有各领域一流的专家,还有世界上最集中的高科技仪器。

近年来,丛欢在功能大环分子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 丛欢带领平均年龄26岁的团队,陆续创造出具有“有趣”结构和独特性质的新颖分子:可以膨胀和收缩的共轭碳纳米环,以及由分子莫比乌斯带组成的环。 、在外界刺激下变色的分子领结、可逆光热控制的水下胶……“有机化学是一门传统学科,现在中国科学家正在做出越来越多的学术贡献。” 丛欢得意地说:“有兵有将,有好武器,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如果说丛欢最初热衷于“玩”化学,那么他现在的科研思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科学研究必须满足国家的需要,这是‘国家队’的义务和责任。”

除了参加学术会议、与大学和机构合作外,他还不时与各界人士进行跨境交流。 “医生、警察、高铁工程师等从业者的需求可以产生灵感。” 丛欢叹了口气:“稍微一转身,就是新世界了。”

他喜欢唱歌、动漫、美食……生活中,丛欢是学生眼中的阳光“大男孩”,但工作中,他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严格老师。 “我们都说丛老师眼光敏锐,能看到很多小错误。” 毛亮亮是丛欢指导的第一位博士生。 他在一个项目上工作了三年。 “过程挺艰难的,丛老师不断鼓励我。” ,帮帮我,但标准不会放松。”

深受学生时代影响的丛欢对科普活动也充满热情。 现在他每年都会邀请中学生到实验室进行科研实践。 “我每年招收一两个研究生,但直到退休之前我只能照顾几十个学生。 科普活动有几万观众,如果最终能有1%的人爱上化学,那就很有意义了。”(石方、吴建坤)

《人民日报》(2021年2月25日第13页)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