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六,洛桑加措有一次机会离校。
他剃着寸头,绒毛般的胡子还未修理过,黝黑的脸蛋长满了青春痘。12月12日,三明市天气放晴,他下午走出校门,沿着麒麟山下山路去了一家小卖部。他和店主早已熟识,借来手机与父亲打视频电话。父亲正在开车,从林芝赶往拉萨,话没说太多。父亲叮嘱他:“好好学习。”
几乎每次通话,父亲都这么说。洛桑加措“嗯、嗯”地回应。他有点儿想吃家乡的牛肉干,父亲说会给他寄些过来。
这是洛桑加措到福建省三明市列东中学的第3年,他早已适应这里的环境,但还是会想家。他的家乡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朗县拉多乡巴顿村,村子在雅鲁藏布江的一条支流边。从青藏高原驶出的火车要开行三天三夜,才能到达4000余公里外的列东中学。在这里,像很多十二三岁异乡求学的少年一样,他3年里只有一次返乡机会。
列东中学的校歌里写道:“麒麟山啊,放飞金色的希望啰,麒麟山啊,连着喜马拉雅啰……列东中学,雏鹰起飞的地方。”列东中学副校长杜成露告诉记者:“考上内地西藏班,从西藏出来,命运就改变了。但走出来是为了更好地回去。”内地西藏班被喻为“西藏孩子的梦工厂”。
达吉如今是日喀则市孜县中学的教师,扎西姆旺在拉孜县芒普乡当乡长,宁吉是林芝市人民医院普外科的护士长,巴顿在昌都市江达县公安局同普派出所当所长。他们都是1995年离藏到麒麟山念书的学生,他们最终都回到了青藏高原。
洛桑加措上小学时,他的姑姑就告诉他,要考内地西藏班,“考上以后有更好的出路”。姑姑是他家族里唯一一个有文化的人。
2018年8月15日,当洛桑加措离开西藏时,他那些成绩优异的同班同学,去了上海、湖南、河北、安徽等地的内地西藏班。
列东中学的内地西藏班办于1995年,是福建唯一一所拥有内地西藏班的初中。“这属于‘智力援藏’工作的一部分。”杜成露说。为了解决西藏教育落后、人才短缺的问题,国家决定利用内地优质的教育资源,创建西藏班(校),招收来自西藏的学生。最早的内地西藏班办于1985年。那一年,1300名小学毕业生离藏,到内地16个省市开办的西藏初中班(校)就读。
列东中学的西藏班,25年共迎来1805位学生。办班至今,这里的毕业生先后有1200多人考入各类高等院校,900多人返回西藏工作,成为西藏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
如今的217位在校西藏学生里,洛桑加措是其中之一。他告诉记者,“洛桑”在藏文里代表“知识”,“加措”意为“广阔的海洋”。在他所在的班级,名字里带“洛桑”的就有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