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政与经贸学院)国际贸易国际商法课程定位案例教学

大学名单2023-11-22 15:11:43佚名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国际商法 课程定位 案例教学

【作者简介】李晓怡(1975-),女,重庆人,重庆科技大学法政经济贸易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法学教学与研究。 (重庆400013)

【中文图书馆分类号】G64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131-02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商业活动日益频繁。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际贸易冲突和贸易争端增多。 这就需要培养更多的国际贸易实践知识和应对国际贸易的知识。 贸易纠纷综合国际贸易人才。 国际商法作为培养和提升国际贸易人才管理能力和应对贸易纠纷能力的学科也日益受到重视。 各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大多开设国际商法课程。 在教学改革领域,他们也在不断创新国际商法教学模式,先后提出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旨在提高国际贸易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 。 但由于课程定位的不确定性,国际商法教学改革仍处于流于形式或讨论,成效并不显着。

1、国际商法课程定位模糊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_国际贸易专业课程_国际贸易专业课程

一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决定了其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学时的科学设置。 国际商法课程的性质一直处于不确定状态。 有的学校将其定为专业基础课,有的学校将其定为专业平台课,有的学校将其定为专业选修课。 这种定位混乱直接导致了整个课程处于混乱的状态。

1、预备课程和后续课程的非科学性。 国际商法是一门理论层次深、专业知识广、体系庞大的法律课程。 了解和掌握国际商法需要一定的法律知识背景。 在许多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课程已经取代了国际商法课程的预备课程。 但思想道德法律基础课程中的法律内容属于普遍性知识,无法满足国际商法课程对初级法律课程的专业要求。 同时,忽视了知识的渐进性和连续性,随意安排国际商法的教学时间,从而增加了国际商法教学的难度。 同时,国际商法在后续的实践课程中缺乏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训练。

2、教学时数不足。 国际商法的调整对象尚未统一。 从当前国际关系发展的角度来看,国际商法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国际商事主体法;二是国际商法主体法。 第二,国际商事行为法; 第三,国际商事救济法。 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商法的教学内容以国际商行为法和国际商事救济法为主,具体为国际货物销售法、国际货物运输法、国际货物保险法、票据法和国际贸易支付体系、国际代理制度、国际产品质量法和商事仲裁。 这七个知识模块与国际贸易操作流程相呼应,缺一不可。 实践证明,目前实施的32个教学时数很难进行完整、系统的教学。 同时也增加了运用案例教学的难度,这也成为案例教学流于形式的原因之一。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_国际贸易专业课程_国际贸易专业课程

3. 课程大纲的非特色性。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商法的教学目的与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相呼应,但教学内容和案例教学方法设计未能体现贸易专业的特色。 分层教学偏重理论教学,弱化指导和案例教学。 设计。 而且教学大纲缺乏对教材和参考教材的研究,导致教材选用存在三个误区:一是偏重法学专业教材; 二是经济管理国际商法教材随意选取,忽视了各个专业方向的独特需求; 三是偏向法律专业教材; 教学内容理论丰富。

2、案例教学模式形式化

案例教学以案例为基础教材。 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将学生引入教育实践情境,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多方位互动、平等对话、主动研究来组织学生。 通过调查、阅读、分析和交流案例的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和行动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 具体教学方法①. 近年来,案例教学也成为国际商法教学中提倡的主要方法。 然而,对学生反馈的分析表明,案例教学的实施情况并不理想。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_国际贸易专业课程_国际贸易专业课程

1、对案例教学内涵认识肤浅。 如今,很多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时,将其解读为课堂上对小案例的片面讲解和多媒体演示。 这在国际商法教学中尤为突出。 这种以小案例穿插讲解知识的方式,并没有摆脱“老师讲课满堂、学生笔记满堂”的传统教学方式的阴影。

2、案例选择缺乏针对性和新颖性。 为了促进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大多数高校国际贸易专业都建立了国际商法案例库。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从案例库中提取相应的案例并在教学中使用。 当前国际商法案例库的建立趋于集中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经典案例。 这些国外经典案例对于法学院学生研究国际商法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缺乏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法律史的了解和掌握,很难理解国外经典案例的法律价值。 此外,国际商法应被列为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实践课程。 国外长期存在的案例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意义不大; 同时,国际贸易的变化促使国际贸易体系不断修改和完善。 案例库的滞后性与新的国际贸易争端和国际贸易制度严重脱节,不符合案例教学中对案例新颖性的要求。

3、课堂实施正规化。 案例教学的重点是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导,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目前国际商法课堂案例教学的实施还远远没有达到案例教学的基本要求,只是流于形式。 首先,课前准备严重不足,案例直接带进课堂。 面对陌生、复杂、专业性强的案例,学生的抵触情绪增强,从而降低了学习兴趣。 学生主导的案例教学不得不转变为传统的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 其次,简化组织手段。 如今,大多数国际商法教师在教学中都非常注重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方式本身就非常灵活,信息量大。 然而这种通过观看实际案例解决过程给学生更多间接体验的方式很难给学生带来切身体会的感觉。 最后,校内教学和校外实践之间存在脱节。 由于主客观原因,大多数教师很难具备“双师型教师”的素质。 他们的工作重点仍然是专业理论研究。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对案例的分析和总结仍然以理论为主,难以给学生更直接的体验。

三、对《国际商法》课程定位和教学的几点思考 1、合理、科学地确立《国际商法》课程定位。 作为法律课程,在国际贸易专业开设国际商法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国际贸易法律问题的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 其课程定位应该属于专业平台课程中的拓展课程类别。 一是扩大教学时数。 国际贸易专业的国际商法主要内容包括国际商事行为制度、国际贸易支付制度和国际商事纠纷救济制度。 知识点涵盖国际公约、国际条约、国际商事领域的商业惯例以及两大法系的特别规定。 法律。 科学分配学时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二是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二是充分发展案例教学方法。 教学大纲根据章节内容的重点,科学分配课时,不能一概而论。 其次,合理构建前期课程和后期课程。 经济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等前期课程的开设,为学生学习国际商法提供了充足的法律知识背景和贸易基础知识; 后期的国际商事仲裁模拟、国际贸易合同案例模拟等实践课程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 再次,要注意教学大纲的针对性。 国际商法是一门法律课程。 为了区别于法学的理论性质,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商法教学大纲应具有独特的特色。 因此,科学的国际商法教学大纲应考虑以下三个因素:一是课程性质。 国际商法课程是拓展课程,教学大纲应在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理解”三个层面突出国际贸易操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方法的实施。 教学大纲应在重点教学内容中体现案例教学方法和设计。 三是专业方向。 根据各自专业的需要增减传统教学内容,实现专业特色。 最后,突破传统的考核方式。 国际商法考核的目的是检验学生对国际商法知识的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 国际商法目前有两种考核方式:一是传统试卷和题型(术语解释、选择题、问答题和简单案例分析题);二是传统试卷和题型(术语解释、选择题、问答题和简单案例分析题); 另一种是简单的案例分析题。 前者根本不能体现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商法课程的性质,后者增加了学生的考核难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门专业平台课程,国际商法考核方式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通过平时的课堂案例讨论、分析、书面报告等方式进行考核,可占总分的50%,甚至更多; 另一部分通过期末试卷和两到三个综合案例进行考核(注意案例必须包含整个课程的重点内容),可占总分的50%或以下。

2.优化《国际商法》案例教学模式。 第一,案例选择。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选择是最关键的一步。 选择国际商法案例应考虑两个因素:一是代表性。 国际商法知识体系庞大,但教学时数却十分有限。 案例教学不可能适用于每个知识点。 选取具有代表性、综合性的案例,激发学生模拟、分析、讨论和解决法律问题的兴趣。 二是新颖性。 国际商法案例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商法的进步而不断变化。 国际商法案例教学中所选案例应尽量反映现代国际贸易中出现的国际商法新问题,避免给学生造成法律误解。 其次,案件准备阶段。 与其他法律案件相比,国际商法案件更为复杂。 案件涉及的当事人、经济关系、法律问题均具有国际性,涉及面广。 教学前,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提前了解案例,课前阅读、查询资料、讨论、思考,了解案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让学生首先进入案例分析。 ,充分给予学生课堂学习时间,有利于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最后是课堂实施阶段。 这是案例教学中最重要的一步。 现阶段,国际商法案例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明确学生主导教学的目的。 在课前做好案例准备的基础上,课堂上教师以学生为主导。 在学生与学生的讨论和师生讨论中,以案例分析为基础,引导学生了解国际商法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国际商法。

二是手段多样化。 案例教学方式可以多样化,如多媒体、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根据课时安排,教师可以在每章中选取两到三个重点难点知识点进行小组讨论。 讨论过程中,仍应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情景模拟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展示国际商法的魅力,给学生更直观的体验。 但情景模拟教学占用大量课堂时间,且并不适合每个章节。 可以在国际货物销售法、国际代理制度和国际商事仲裁制度中进行。 同时,加强与国际贸易实务领域精英、律师的联系,精英走进报告厅,用实践经验丰富案例教学。 三是明确案例教学目标。 国际商法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实施案例教学时应把握两点: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究案例,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索案例,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另一方面,尽量避免为案例分析提供标准答案,以适应现实生活中国际贸易纠纷诉讼判决或仲裁裁决的不确定性,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第四,注重知识的系统化。 案例教学是在案例中体现理论知识的连贯性、先进性和系统性的教学方法,而不是简单地分析案例。 因此,案例的选择、案例内容的设置、案例分析过程必须体现知识学习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保持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做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_国际贸易专业课程_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

[笔记]

①冷虚。 关于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 商业信息,2010(12):32。

[参考]

[1] 刘恒. 案例教学在国际商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8(6)。

[2] 赵水民,张杰,郭晓丽。 动手教学实践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